延续历史文脉 连接现代生活——陕西省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陕西日报

0aec6ab4-4cf6-4905-b4d3-dfe651df6186.jpg.1

b57c1efa-ec69-49a6-9c86-c41ed9ac5c31.jpg.1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其年画粗犷夸张,构图饱满,门画造型威猛,风俗画构图富于生活情趣,色彩对比强烈,套金套银后富丽堂皇。图为非遗传承人邰立平正在刻版。 本报记者 张辰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陕西有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和非遗技艺。今年3月以来,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延续历史文脉 连接现代生活 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主题,先后深入我省西安、渭南、铜川多地,实地考察非遗传承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等,并于6月14日召开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就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展开探讨、建言献策。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文明记忆

经过熏、蒸、漂、染、绘、刻等30余道工序,一根根普通的麦秆“变身”精致的工艺品。6月13日,在蒲城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里,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城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贺兴文正和手工艺人们忙碌着。

麦秆画属于民间剪贴艺术品,凝结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精髓。据传,蒲城县制作麦秆画已有千年历史。古人汲取民间祭祀活动及婚丧嫁娶的礼法,用麦秆制作字画,创作出“福”“禄”“寿”“贤孝传家”等字画,用以传情达意、祈佑康宁。

近些年,贺兴文不断尝试把麦秆画与文创产品融合。从“磨漆画”到“瓷瓶画”,他将木雕技艺和陶瓷技艺运用在麦秆画创作中,不断丰富作品表现形式。渐渐地,小到挂件、摆件,大到屏风、瓷瓶,越来越多的麦秆画作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蒲城麦秆画的畅销不衰,正是一项项传承传统文化、延续文明记忆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具体体现。截至目前,陕西共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处,国家级非遗项目87项、省级67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8人、省级581人,各类非遗展示、传习、陈列场所达1200多个,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非遗技艺“潮”起来,让非遗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非遗与文创的融合要注重‘见人见事见生活’。”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表示,把非遗文化广泛融入生产生活,就是对非遗的最好保护。“非遗+文创”融合发展,不仅能让非遗文化与群众产生情感共振,还能为群众提供可使用、可体验、可感悟的日常物件,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有好的创意,更要有认可度。“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上,要注重贴合现代审美,凸显实用价值,这样才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应立足非遗文化价值,把握非遗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并通过视觉符号呈现出来,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创产品。”尚飞林建议。

舞台灯光亮起,艺人们弯下身体,一边操控木偶,一边激情开唱,在提、拨、勾、摇等技巧动作下,木偶仿佛拥有了生命,在舞台上游走自如……在省政协“延续历史文脉 连接现代生活 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专题调研中,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几十年来,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坚持扎根群众、服务基层,演出足迹遍布三秦大地,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为我们开展非遗教育提供了借鉴。”省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瑜表示,“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增强大众非遗保护意识的绝佳途径,应持续培养非遗教育课程教师团队,编排系统性非遗专业课本,将非遗教育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开展多样化课外活动,实现非遗有效传承。此外,应大力支持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活动,提升群众的非遗体验感、参与感,让非遗走到大众身边,形成全方位非遗保护格局。

b3a4888fb0c4cb036bd2316add4730c2.png

当传统非遗“撞见”现代生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易俗社博物馆试听经典戏剧、露天戏台感受秦腔古韵、复古街区重温20世纪80年代生活,一个街区尝遍西安老字号……位于西安钟楼东北角的易俗社文化街区,不断解锁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密码”。

在这里,以秦腔文化为核心,通过剧院、剧场、博物馆、室外戏台等建筑,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现代文化街区的时尚气派巧妙结合,让易俗社这个中国第一个集戏曲演出、教育、创作为一体的,有100多年历史的艺术社团,有了满满的现代范儿。

像易俗社文化街区一样,非遗以合适的方式打开,才能激发大家的兴趣,缓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建议,应搭建以“文物+科技”现代化展陈传播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为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成果提供重要素材。同时,充分利用相关院校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等活动,推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和教育普及,助力我省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怎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连接现代生活?

“应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洞察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核心需求,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将土织布技艺产业、麦秆画传承、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持续打造精品力作。同时,创新推广营销模式,逐渐消除商品服务流通障碍,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繁荣文化和旅游市场,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非遗和我们的生活建立起更广的连接,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民进陕西省委员会参政议政部部长吴巧月表示。

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

全省共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60场次,参加各类活动的人员达120余万人次,参与非遗企业工坊共430余家,涉及非遗项目520余项,非遗有关产品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近2000万元……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期间,我省丰硕的非遗成果得到全面展示。在宝鸡举办的主场活动上,凤翔泥塑、岐山空心挂面、泾阳茯茶、谢村黄酒、汉中棕编、蒲城土织布等特色非遗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我省秉承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旅游发展、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做好“非遗+”融合发展,依托文旅融合和传统工艺振兴“双引擎”,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使非遗保护传承更加高效和精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更具内涵与活力。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出台实施,极大促进了陕西非遗事业发展,‘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连续两年被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凡显峰说。

据统计,淘宝、京东、拼多多、微店等主流网络销售平台涉及陕西550余大类、9.8万余件非遗产品、商品,包括宝鸡凤翔泥塑等226项非遗项目,店铺350余家,年销售额可达2.2亿余元。近三年来,非遗带动我省3.2万余人次就业、8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其保护利用成效进一步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为稳经济、增信心、促消费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我省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利用,呈现出良性互动、成果丰硕的好势头。如何再接再厉、再谱新篇?

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建领表示,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发展三者关系,保护在于利用,利用在于传承,传承才能发展。必须抓重点出精品,发挥重点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点上开花、面上拓展,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让陕西非遗走向世界。

“各地同类型非遗项目没有形成整体发展态势;政策发力还不够精准有效;过度商业化对非遗造成一定冲击;重项目申报、轻实际保护传承利用,特别是项目申报后缺乏持续跟踪和关注,没有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等。”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高山表示,在调研中发现,我省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中还存在上述问题。

为此,高山建议,应加强分类保护,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多元保护方案。对于传承与生产基础较好并有望拓宽发展空间的非遗项目,应丰富题材和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传统工艺等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重点保护,精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坚持“申报数量”与“实施质量”相结合,认真遴选一批既能坚守初心本色、又能不断提升创新的非遗项目给予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创新机制,发展以非遗就业工坊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同时,他表示,应加强非遗项目的整体保护。从时间上,加强对非遗项目历史脉络的梳理,最大限度保护好项目的内在文化完整性;从空间上,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加强各部门横向沟通协作,保护非遗得以孕育发展的人文环境,尊重当地居民在保护传承文化传统中的主体地位。陕西日报记者 刘枫 屈荔鹏


编辑:王俞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