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地处陕西省北部佳县城南的崇山峻岭中,因山上建有道教名胜白云观而得名,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和风景区。山上的白云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白云山供奉的神以真武大帝与道教系列神为主,儒、释、道三教交融。
白云山道教属全真道龙门派。它在继承发展中国土生土长传统道教的同时,又兼融了陕北黄土文化、黄河文化和大漠草原文化,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白云山庙会文化。白云山庙会承载着陕北黄土高原上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的记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旅游价值和研究价值。
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开始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北京白云观传入。清康熙年间,佳县道士云游江南、广集名山道乐,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白云山道教音乐,同时在长期演奏过程中,又吸收借鉴了佛教音乐、晋剧、陕北唢呐、陕北民歌等曲调的精髓和演奏技巧,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目前已采录记谱的经韵曲调有65首,笙管乐曲52首,打击乐曲25首,总计142首。自明万历三十六年到如今,白云山道教音乐已传承23代。
白云山道教音乐是白云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常配合白云山庙会举行。白云山道教音乐由经韵曲调、笙管音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白云山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仪等人持陕西布政使司帖来白云山总理教务,首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分,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还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
白云山道教音乐特征明显:它是道教的外向行为表现,道教斋醮科仪活动的产物。作为表达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斋醮科仪紧密结合,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显明的道教文化特征。
它是一个容量博大的文化载体,由南北两地的道教音乐融合而成,在与陕北民歌、陕北民间吹打乐、晋剧音乐的交流、兼融中丰富、发展,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中共有的多元性特征。它在民间音乐中极为少见,由于流传的道派、地域不同,在道教音乐中,它又与其他道观道教音乐的内容、形式、旋律、风格以及乐器配制等均有不同,它既不同于全真教通用的《全真正韵》,又不同于带有江南丝竹、苏杭吴腔音乐风格的南方正一道音乐,应属仅流传于本区域的“地方韵”,是民族文化中的珍稀品种,因而具有珍稀性特征。它多在庙宇、经堂、斋坛前演出,具有演出环境的特殊性。它在道教科仪和民俗祭祀活动中演唱演奏,依赖道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生存、发展,具有顽强的依赖生存性。它的乐器特别,曲牌古雅,音色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具有很高的聆赏性。
白云山道教音乐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一方面,白云山道教音乐中的大部分几乎是原生态地被传承下来,它是古老的、少见的道教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它能在历代为数不多的道士中传承至今,说明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顽强的生命力。它流传于宫观道院,上入皇宫,下到民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并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发掘、抢救、保护它对研究道教音乐史和民族文化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另一方面,白云山道教音乐是佳县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性内容,是道教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理念的形象体现,是道教文化的生动展示。当地相关部门把它推向公众,由为神演出转变为为游客服务,在大大丰富白云山旅游文化内涵的同时,既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促进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为振兴佳县经济做出充分贡献。
2016年仙逝的白云观第十五代道士张明贵道长,曾是该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陕西省政府于2008年批准其为省级道教音乐项目性传承人,国务院于2009年批准其为国家级道教音乐项目性传承人。从1980年主持道教事务以来,修葺道观、培训学员、抢救整理道教资料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光荣地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6年,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张道长赴英国伦敦、苏格兰、爱丁堡、伯明翰等地讲学余月,开展道教文化国际交流活动。此期间分别受到伦敦市市长、爱丁堡市市长的友好接见,当时英国《独立人报》称他为“东方神仙”。他已经培养出了任至霄、张至鹏、曹至忠等优秀的传承弟子,为白云山道教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圣境仙乐”——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
吸收佛教音乐、晋剧、陕北唢呐、陕北民歌等曲调和技巧
发布时间:
作者:魏韬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