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蓝剑 彭一鹏 全媒体记者 魏韬) 6月2日,在全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办,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渭南市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承办的“多彩非遗 薪火相传”华州区2022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在华州区毓秀小学举行。陕西省文化馆副馆长邵怡,陕西省文化馆工会主席尹晓宏,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王旺山,华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小鹏,华州区副区长刘敏,陕西省文化馆非遗部、少儿部、戏曲部及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区文旅局、区教科局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喜迎二十大,献礼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不断扩大本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宣传展示非遗进校园成果,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非遗,让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根植于少年儿童心中,让传统艺术之花在校园内不断绽放出新的光芒。
王小鹏在致辞中认为,要通过经常性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师生广泛传播非遗文化、在全社会传承非遗精神、授之以渔传授非遗技能,让学生们走进非遗,感受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此次活动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开展“启航新征程”非遗进校园节目展演、“献礼新时代”中小学生非遗作品展示,“匠心传承 沁润少年”传统技艺现场展示,非遗“一法一条例”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校园宣传和非遗公开课展示。
活动在气势恢宏、铿锵有力的腰鼓声中拉开演出序幕。少儿老腔《我们都是追梦人》、传统碗碗腔皮影戏《人面桃花》、剪纸舞蹈《最美中国红》等节目相继演出精彩纷呈,把非遗文化展示到了极致,赢得了现场600余名观众的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组织展示了华州区代表性非遗项目华州皮影、剪纸、面花、竹编等优秀作品,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示出华州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