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剪”生花润童心 非遗文化趣传承 ——宝鸡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

发布时间:   作者:张鹏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张鹏)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指尖翻转间,便能诞生栩栩如生的图案。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传承剪纸非遗文化,了解民间艺术之美,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坐落在剪纸之乡,社区以秦娘剪纸室为平台,邀请王锁莲和谢爱萍两位非遗剪纸文化传承人,创办了周末儿童剪纸培训班,开展非遗剪纸“扎根”社区,文化活力持续“生长”活动。

24.png

民间艺术 文化瑰宝

千阳县的精怪剪纸历史悠久,根据非遗剪纸传承人王锁莲介绍,主要是通过“高祖母传祖母传母亲传女儿”这种家庭内部沿袭的方式传承,其民俗载体传说与傩舞、《西游记》唐僧取经故事有关,是宝鸡剪纸中的独有品种。千阳精怪剪纸的主要造型有五毒精、生肖精;还有白骨精、琵琶精等其他精怪。这些精怪造型的共同特点是人头兽身、上下直立、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并手执长矛大刀之类的利器,整体构图都较简单,2008年,千阳精怪剪纸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png

妙剪生花 指尖艺术

在周末剪纸培训班上,非遗剪纸传承人王锁莲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非遗剪纸工艺的历史渊源、分类与工序、造型手段及构图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一步步带领大家走进非遗艺术的世界,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与工匠们的巧思。在王锁莲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拿起剪刀和彩纸,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开始了自己的剪纸创作之旅。在不断地探索尝试下,一张张彩纸在他们的巧手下化为剪纸作品,展现了青少年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王锁莲老师说道:“小小剪纸中有社区大家庭的温馨友爱,有孩子们对生活的理想与热爱,还有大家发现美、创造美好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了中华民族非遗文化剪纸的魅力。”

26.png

传统工艺 匠心传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开展关爱青少年系列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意义深远,公益剪纸不仅让辖区青少年领略了传统艺术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了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提高了大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城关镇西新区社区书记张艳艳说道。非遗剪纸传承人王锁莲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将剪纸技艺通过一代代年轻人传承下去,守护好剪纸艺术的‘根’脉和‘魂’脉”。 

27.png

“一剪一世界,童乐永不停”。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感受传统文化、展现自我创意的剪纸活动平台,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未来,城关镇西新区社区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jpg


编辑:魏娟           责编:林夕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