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刘涛 姬婧) 初夏时节,走进榆林市绥德县田庄镇,道路平坦干净,庭院整洁美丽,满眼都是郁郁葱葱,处处生机盎然。
去年以来,田庄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通过成立一支工作专班、制定一个工作方案、绘一张责任网格图、打造一条示范路、打造一批示范村、制定一套督查考核机制、安装一组监控监管设备、一月进行一次考核评比、一季度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一年创建1个标杆村,“十个一”举措,以点带线,以线扩面,统筹产业、文化、旅游等要素资源,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使乡村“颜值”不断升级,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田庄镇将全镇划分为8个网格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各设一名责任人,雇佣20名环卫工人,购置了50000余元环卫工具,对全镇范围内所有路段、河道、居民居住的房前屋后的责任区进行清扫,并制定环境卫生责任监督公示牌,把环境卫生工作置于全镇监督之下。打造一批整洁靓丽、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美丽的示范村庄,以点带面,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升级。对242国道田庄段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等融入在这条线上,使公路与沿线周边乡村风貌、田园风光充分融合,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路、景观路、生态路、产业路、文化路。为了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常态化、长效化,该镇通过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全镇保洁员实行管理,并安装30套监控监管设备,通过“人防+技防”,提升治安管理水平。此外,每年创建1个标杆村,评选出10个先进,奖励100户“最美庭院”,不断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并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来。
连日来,田庄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率先走出单位、走出家门,上街头、下河道,捡拾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如火如荼的工作氛围吸引了不少群众加入其中。田庄镇政府环卫干部张福堂说,环境卫生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我们每个人做一点小小的努力,我们的村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美丽,希望能够以志愿活动为契机,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让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群众更加幸福。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景点。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原本偏僻荒凉的小山村迅速焕发出新面貌和新活力,走进一村一落,处处皆是美景,一些“高颜值”的村庄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走进田庄镇贺家庄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前广场鲜花绽放,墙体彩绘焕然一新,一排排整齐的窑洞、用石块垒筑的院墙、硷畔上的枣树、角落里的石磨,透着一份难得的静谧,许多写生创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也都慕名而来,在这里度假写生。
“现在家家门前都栽花种草,村里还有文化广场,闲了还能跳跳广场舞,城里人都向往我们农村人的生活。”谈起如今的生活,贺家庄村民冯清的话语中满是骄傲与幸福。
像贺家庄这样的“颜值村”,在田庄镇也会越来越多,群众的幸福感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