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贺源 孙永波 来源:榆林日报
近年来,榆林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这两天,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李家河村里一片忙碌。日光温棚里的青椒喜获丰收,村民李改生正忙着采收青椒,今年温棚里有了“智慧小喇叭”,他毫不费力就实现了高效管理、增产增收。
吴堡县李家河村村貌。孙永波 摄
“以前我们在大棚里干活特别忙,自从安装了智慧小喇叭,我能知道棚里的温度、湿度和日照,我又在手机上下载了APP,不在大棚里都能知道里面的情况,越来越轻松了,我也敢承包更多大棚了。”李家河村村民李改生开心地说。
吴堡县李家河村日光温棚。孙永波 摄
一个大棚一年可以增收一万多元,考虑到劳动效率和人力成本太高的现状,李改生想多承包几个大棚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如今,这套“智慧小喇叭”网络系统,不仅提升了劳动效率,还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今年他计划增加2个大棚,估计全年能增收2.2万元左右。
智慧小喇叭智慧管理系统。孙永波 摄
2021年开始,榆林移动公司通过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村里建设智慧大棚,还融合了智慧党建、平安监控和便民服务等功能,破解发展困境,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吴堡县李家河村村貌。孙永波 摄
榆林移动吴堡分公司市场部主任胡竞争介绍说,数字化综合治理平台可以帮助农民解决一部分人力物力的投资,还能提供最近物价或病虫灾害防治等信息和功能,给农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实惠。
榆林移动公司技术人员为村民李改生调试手机客户端。孙永波 摄
李家河村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孙永波 摄
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村。目前,榆林移动公司打造的两个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和治理平台,已服务全市2200余个乡村,通过数字赋能让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更“智慧”。(榆林日报 文/贺源 孙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