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走近医院里的“珍稀物种” 大家对他们多少有点误解,其实男护士也有独特的力量

发布时间:   作者:马相  来源:西安晚报

ab59799d0ea8d6aed456c9ba544bfd68.jpeg

乔亚峰(左二)在手术室内 受访者供图

你印象中的护士是什么样?大多数人恐怕会回答:细腻温柔的白衣天使。那如果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出现在医院护士站,你是否会有莫名的违和感?

在以女性为主的护士群体中,男护士是“珍稀物种”,全国男护士比例约为2%。在很多院校的护理系,每届的男生加起来也不过十来名,还有不少人毕业后转行。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日前走近西安市红会医院的男护士,领略男护士的别样风采。

既有女护士的温柔细腻

又有男子汉的体力优势

一个男护士的往事里,常会有学医而不得的遗憾,又或是专业被调剂的无奈。乔亚峰一心想学口腔专业,却被调剂到护理学。失意、烦闷了一段时间后,乔亚峰心想“护理好就业”,就认真学起了护理。

虽然在学校和女生学的知识技能一模一样,但刚来医院时,面对更多的还是病人的质疑。“很多病人都认为,护士应该是细心的女性才能从事的职业,粗手粗脚的男人搞护理就像李逵绣花,常常要接受异样的目光。”乔亚峰回忆说,病房的病人见到他会问,“咦,你是男护士吗?”医院的女护士也疑惑,“你们男生怎么也学护理?”除了疑惑,乔亚峰还经常在为患者护理时被要求换人,对女病人做类似于插尿管等涉及隐私的护理时被嫌弃。

“护理工作虽然细致,但很多时候对体力要求也很高。”乔亚峰介绍,在急诊、重症、手术室等地,作为“稀缺物种”的男护士总会迎难而上、冲在最前。乔亚峰所在的红会医院手术麻醉二科共有85位护士,其中男护士23位。搬抬几十公斤的手术器械,将近二百斤的患者抬到手术床上,手术结束再抬到复苏室,遇到特殊手术要给患者调整体位……这些都是体力活儿,很快他们就成为护士团队的骨干力量,“男护士”给大家带来的困扰也就烟消云散了。

“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男生突破心理障碍,走上护士岗位。”今年是乔亚峰工作的第十年,他说,近年来在地震、疫情等突发事件里,男护士一次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今年3月,乔亚峰作为西安市支援长春采样队队员第一时间赶赴支援。这更是让乔亚峰感受到,新时代的男护士既有护士的温柔细腻,又有男子汉的气概担当。

“医学是不分性别的,女医生可以很优秀,男护士也不会差。”乔亚峰说,虽说有些人对男护士有误解,但随着医疗卫生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男护士的优势也逐渐展现出来,现在很多男护士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归属感。

临床需求逐渐增多

相信未来男护士会越来越多

刘洋金是红会医院急诊科的男护士,每次走进科室,他都觉得自己走进了无声战场,时刻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不敢有丝毫疏忽。

有很多患者因为性别原因给刘洋金的第一印象打了低分。“我不要你扎针,换你老师来吧。”患者觉得男性当护士不如女性,把他当成能力不足的“新手”,却不知道他已经工作近10年。

急诊科的工作特殊,患者病情危急,很多时候家属没有赶到,除了普通的护理工作,替代家属进行照料、与情绪激动患者的沟通都需要护士完成。刘洋金说,红会医院急诊科共有4名男护士,遇到病情复杂、沟通不便的患者都需要男护士迎难而上。一次,一位年轻小伙半夜骑摩托撞到了树上,送到医院时病情危急,旁边也没有家属照料。那晚,所有的监测、护理、照料工作都被刘洋金包了。后来小伙病情稳定转出急诊科时,向他竖起大拇指,这让刘洋金心里暖暖的。

提到护士,大多数人脑海当中第一时间闪过的可能是一袭白衣在病人旁边悉心照料或是在心电监护旁认真记录生命体征的身影。但其实,还有一个群体叫做消毒供应护士。

何雷就是红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他说,这是一个远离了病人的科室,一个别人眼里的“后勤”科室,但是这里的忙碌却没有因此减少,这里的男护士同样发挥着不一样的重要作用。

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是封闭的,护士们每天打交道的只有各种器械、包布、灭菌设备,从清点、分类、刷洗到机洗,消毒、润滑、干燥,周而复始、环环相扣,丝毫不能大意。而且无论春夏秋冬,工作时都必须“全副武装”,还要面对灭菌器工作时排出的大量高温蒸汽及各类机器产生的噪音。何雷说,因为工作辛苦、环境艰苦,中心的6位男护士就有了用武之地,大家都是大包大揽,把苦活累活扛在自己身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临床上对男护士的需求也逐渐增多。”何雷说,相信未来更专业、更有力量的男护士会越来越多,万花丛中“一点绿”,势必将成为“一片绿”,更加盎然,更显生机与活力。西安晚报 记者 马相

记者手记

有些职业总是被打上性别符号,但其实部分特定职业的“性别倾向”随着技术手段的进化已经成为过去式。从来没有特定性别的职业,只有最合适职业的个体。在护士节到来之际,一方面,我们要勇于打破世俗眼光和职业偏见,淡化性别上的固定思维;另一方面也要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给予男护士更多的发展前景,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助力更多的男性走上护理岗位。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