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4时,西安市实现感染者全部清零,无在院本土及境外输入病例。这意味着,西安市顺利结束了4月2日以来的本土疫情,在“五一”假期也没有发现新的本土病例。在这种形势下,为什么还要进行全市全域核酸检测?“五一”假期没有外出的人员有无必要参与核酸检测?公众假期归来要注意些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疾控中心科普专家胡妮。
记者:“五一”假期和节后西安市组织两次全市全域核酸检测,为什么?
胡妮:5月3日起,为全面排查疫情风险,西安市多个区县、开发区开展了新一轮核酸检测。为确保假期部分出行市民能及时参与核酸检测,4日西安市多个区县开展补充核酸筛查,共采检1282.18万人,结果均为阴性。临潼区一例初筛阳性人员是在临潼区高速路卡口发现的,经复查核酸检测结果不典型,而且经过追踪,实际为在外省务工时已确诊,并已完成规范治疗。这次检测异常,应为体内残留的病毒核酸片段引起,国内各省市发现的此类复阳病例均不具备传染性,也不能作为本土病例。
“五一”假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传播扩散风险高,截至目前仍有19个高风险地区、95个中风险地区,加之假期人员流动性大、聚集多,随着假期结束,外出人员陆续返回,疫情传播风险不容忽视。所以“五一”假期及“五一”后安排了2次全市全域核酸检测。第一次核酸检测是考虑到“五一”假期国内多地反复出现聚集性疫情,且存在跨省外溢情况。西安市“五一”假期外省游客较多,且多为短暂停留,存在人已离开却造成本地传播的风险。第二次是考虑到随着“五一”假期结束,人员将各自回归工作岗位。一般情况下,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窗口期在48小时左右,所以安排了5月7日的核酸检测工作。这都是为了更好应对全市最新疫情形势,确定风险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及早阻断社会面的传播。
记者:“五一”假期没有外出的人员有无必要参与核酸检测?
胡妮:全域核酸检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不漏一人,应检尽检”,这样才能将所有的潜在风险摸排出来。病毒传播不光存在人与人之间,物物传染也是存在的。就算有些市民没有出市,但是有可能与出市人员接触了,或接触了一些高危的东西,所以为了及早把风险摸排出来,全民应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
记者:公众参与核酸检测要注意什么?
胡妮:去核酸检测前建议准备备用口罩,核酸检测排队时一定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具体包括:采样时,应在工作人员做好手卫生拿出采样棉签准备采样时取下口罩,双手拉住口罩耳带不放,采样结束后立即戴好口罩并离开;当发现口罩被污染时,建议立即更换备用口罩,换下的口罩扔进采样点设置的“废弃口罩专用桶”或密封后规范处理;如果没有带备用口罩,回家后摘下的口罩建议不要二次使用,需密封、消毒后丢到小区设置的“废弃口罩专用桶”或放入塑料袋密封后丢弃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内。
记者:公众假期归来要注意些什么?
胡妮:大家旅行归来后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归来后,大家不仅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也应尽量减少跟朋友的接触,减少聚餐、聚会行为。这样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社会负责任。
另外,旅行归来后,自我观察要注意看看有没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但经过观察后症状仍未消失,应及时就医。
同时,从省外回来的市民朋友,在“两站一场”及高速路卡口要配合防疫工作人员做好扫码、登记、测温及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