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洛南县麻坪镇:云蒙山下党旗红 头雁领飞促振兴

发布时间:   作者:杨开让 郝敏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陕西商洛市洛南县麻坪镇云蒙山村位于县城以北18公里处,下辖13个村民小组,306户1095人。近年来,云蒙山村党支部按照“党建领航,产业铺路”的工作思路,聚焦头雁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致富三大着力点,以村级集体股份联合社为依托,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云蒙山村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1968年5月,汪春堂出生在云蒙山村一组的一个普通家庭。1989年高中毕业后,春堂跟着亲戚到新疆乌鲁木齐一建筑工地边当小工边学木工、钢筋工技术,后又到西安继续学习木工及钢筋工技术。1996年,他独自到山西第一建筑公司务工,从最基础的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干起。由于春堂一向为人厚道,干活踏实,能按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深受该建筑公司负责人的喜爱,从1999年开始,公司便将部分工程承包给春堂,此后,春堂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23年间,春堂先后带领云蒙山村400多名群众外出务工,多次获得“麻坪镇劳务输出先进个人”、“麻坪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20年,洛南县委、县政府在网上发布了《致洛南县外出从业乡亲们的一封信》。经过一番考虑,春堂决定放弃眼前的利益,回乡发展。2020年12月5日,在山西干完最后一项工程后,春堂毅然踏上回家的路。回家不久,正赶上支部换届,经过五轮推选,春堂光荣当选为云蒙山村支部书记。            

       云蒙山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除了大樱桃,几乎没有别的产业,多年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只能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来建设,不管是搞环境卫生整治,还是争创文明村,村集体资金捉襟见肘,资金问题严重制约着整个村的发展,新任支部书记的汪春堂深知发展产业对云蒙山村的重要意义,他决心做好产业发展这篇“文章”。     

       2021年春节刚过,云蒙山村两委班子在支部书记汪春堂的带领下,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模式。

      云蒙山村生态环境好、昼夜温差大,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汪春堂决定继续种植黑木耳,用小木耳来成就大产业。他选择光照充足、土地面积大、易集中连片的云蒙山村一组作为木耳种植基地。适逢春节,村民基本上都呆在家里,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村干部一帮人深入农户,耐心地动员群众把土地流转给村上,以便做大做强木耳产业。

       万事开头难。最初,许多群众存在思想顾虑:把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无法种粮食,一家人吃啥?另外,村上能否把产业做好,能否顺利发放工资等问题让群众忧心忡忡。针对这种情况,村委会决定把思想开放、同意流转土地的农户予以登记,对那些存在思想顾虑的农户再反复做思想动员工作。经过一次次的沟通,云蒙山村一组群众最终全部同意,把20亩土地流转给村上用于种植黑木耳。为赢得村民的信任,汪春堂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垫付了38户的土地流转金。

       元宵节过后,汪春堂携村班子成员三次去柞水县金米村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回来后马不停蹄,平整土地、建设供水管网、购买菌袋……去年6月,108垄10万袋木耳的产业基地在风景秀丽的云蒙山脚下落成了,群众交口称赞。

      不久,木耳基地建成,村干部积极动员各组的动态监测户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稳固脱贫。为了管好木耳基地,云蒙山村党支部把产业基地分为9个党员小组,分别让9名党员担任小组长,合理设置岗位,切实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带动云蒙山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5月,云蒙山村第一茬木耳喜获丰收,但销售面临困难,由于产量大,当地客商互相压价,如果销售出去,就要少赚一大笔钱,群众的经济利益将会受到损失,但木耳如果卖不出去,怎么给群众交代?汪春堂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一个偶然机会,他在家捣鼓手机、拍抖音带货的视频引起东北一客商的注意,这位客商亲自来到云蒙山木耳基地实地考察,云蒙山出产的木耳口感好、品质佳,这位客商十分满意,并开出合理的价格欲全部收购,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云蒙山的木耳销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汪春堂如释重负。后来,汪春堂得知洛南县境内的柏峪寺镇、四皓街道办党沟等五个木耳基地同样处于销售困境,他积极帮助这些基地联系客商,解决了他们的销售难题,受到其他镇办群众的高度赞扬。

       云蒙山的木耳成功销售之后,汪春堂立即给基地务工的群众发放务工工资,据统计,截止去年10月底,云蒙山村共发放群众务工工资16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4万元。

       得到实惠后,群众的积极性更高了、干劲更大了。今年开春,云蒙山村在麻坪镇河西村新增木耳基地20亩,地栽木耳10万袋,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头雁的引领和带动。为建设基层头雁队伍,提升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优秀党组织书记的“传帮带”作用,结合麻坪实际,依托云蒙山村悠久的红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云蒙山村成立支部书记帮带工作室,以“头雁领航”为载体,本着“互动、互学、互勉、互促”的原则,通过支部“1+1”帮带,发挥头雁效应。

       走进云蒙山村支部书记帮带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枚立体旋转、闪闪发光的党徽,让人眼前一亮;革命前辈龚贤安、抗战老兵张福秀、高风亮节何宜臣等先烈的英雄事迹更深深触动着每个人的灵魂;一块块奖牌,诉说着那曾经挥洒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提示人们不忘过去,更加笃定地走向未来。

       回眸云蒙山村近年发展历程,一届又一届村级领导班子以“敬业、奉献、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实践探索到追赶超越,他们努力耕耘、辛勤播种,造就了今天的累累硕果!

       未来,云蒙山人将继续秉承奋斗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致富带富能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通讯员 杨开让  郝敏

 

编辑:金苗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