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中心
红砖灶房
青瓷面盆
面团发酵了
婆翻出老花镜擀
切 揉搓 捏制
花鸟虫鱼跃然案板
袅袅炊烟里 一锅花馍热腾绽放
“吱吱” 一只小花狗把蹄子搭馍笼上
舌头伸得老长
渭河水源源不断
任时间静静流淌
母亲翻新了面花的模样
五颜六色的龙凤呈祥
流光溢彩的福寿绵绵
不怒自威的老虎
振翅欲飞的喜鹊
精彩纷呈
栩栩如生的面花呀
把农家的日子变得无比明亮
面花成了渭北人的符号
让异乡的游子
看一眼魂牵梦绕
吃一口心回故乡
渭北面花制作技艺介绍:
面花在渭北民间也叫“礼馍”“花花馍”,相传是古代金石礼器和图腾演化的产物。渭北面花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合阳、澄城等县。大荔面花素雅大气,澄城县以祭祀面花为主,合阳的面花色彩明艳,但制作工艺大体相同,包括和面、发面、做主体、捏花、插花、蒸制、着色等步骤。每当民间四时八节、生婚寿葬,民间农妇用白面,以针线、梳子、剪刀为工具,靠巧手揉捏出动植物、人物、建筑物等造型,拙朴生动,意态纷呈。尤值一提的大荔县《药王庙》面花,是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后组装成一体,包括戏楼、庙门楼、庙门两侧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两侧龙虎镇守的药王洞(寝室)等十余种,面积约2.5平方米。其中戏楼、前后殿高约50厘米、宽40厘米,气势宏伟。特别是庙门、牌楼外饰雕梁画栋,古建雄风,石狮石虎,火眼金睛,颇具大西北狂风卷沙之势态。渭北面花在省、市大赛中多次夺魁,被称为“中华一绝”。渭北面花制作技艺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徐杏花,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渭南高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曾在中省市多家媒体、刊物发表文章。
渭北面花作品《牌楼》(本文图片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中心提供)
作品《山门》
作品《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