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户外组织去黄柏塬和佛坪老县城,我经不住好友热情召唤,决定出去走走,顺便晾晾快要发霉的心情。
大箭沟赏景
我们从县城出发,穿过华阳古镇,经太洋(太白县—洋县)路,直奔黄柏塬。黄柏塬在宝鸡市太白县,属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六以上,是极好的天然氧吧。黄柏塬风景区包括原始森林景区、大箭沟景区、牛尾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我们去的是大箭沟景区。
一路走来,路边红叶和山上斑斓的色彩,已让我连连惊喜,但真正走进大箭沟景区时,我还是被眼前美景深深地震撼了。我惊叹这里秋天竟如此绚烂,这里山水竟如此壮美!
这里的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灌木密布。时值深秋,山上五彩斑斓,少量的红叶、深浅不同的黄叶和生命依然正旺的绿叶交杂在一起,构成纯自然最绚烂的巨幅油画。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虽能感觉到但无需打伞。山和树不杂一丝尘土,干净清丽。薄薄的云雾笼罩在山头,让山变得飘渺起来。远远看去,众山就像身着彩衣、头顶白纱、飘飘欲飞的仙女。这样的山,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
这里的水是壮美的:一是水量很大,二是水也是彩色的。我非常喜欢水,一看到河就跑到河边,掬一捧清凉的河水,任由它慢慢从指缝溜走,如此反复,心中异常惬意。我们沿河道向下走,河道宽窄不一,宽处大概有三十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水底细石枯枝清晰可见。窄处十米不到,水流湍急,因河床的高低落差形成瀑布,发出摄人心魄的巨大声音。这里的水近看清澈无色,远看却是彩色的。挨近河岸的地方水呈淡红色,瀑布处水是白色中夹杂黄绿色,深潭处水是深绿色。深绿色自然是潭深的缘故,但水怎么会是淡红色呢?细细察看,原来是水中石头映出的颜色,这真是“水漫石而生色,石出水而生态”。至于瀑布处水的黄绿色,到底是水底石映出的颜色,还是河边绿叶映出的颜色,不能确定。在这样壮美的水边行走,我的心如河水般纯净透明。
原始森林穿越
赏玩了大箭沟的山水,我们从核桃坪弃车登山,开始原始森林穿越。林中窄小的土路,因为连阴雨湿滑泥泞很不好走。老户外带着登山杖,我们这些菜鸟为了防止滑倒,从森林里拾取木棍拄着。拿着特殊的手杖,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哈哈大笑,相互打趣我们是丐帮成员。
穿行在林间,到处可见千姿百态的树。有的高大挺拔,直冲云霄;有的低矮纤细,甘做大树的陪衬;有的树干笔直,有的枝干倾斜,似乎要呵护底下的矮树;树叶有的全红,有的泛黄,有的依然碧绿;还有的树已走到生命的尽头,随意躺倒在林中,挡住我们前行的路,我们弯腰才能钻过,似乎故意让我们感受对生命的敬畏。偶尔还看到小松鼠在树上爬上爬下,见到我们也不跑开,停在那里探着头,似在观察我们,又似在向我们打招呼。
起初我们从低处一直向高处走,转过半山腰一个山嘴,开始由高处向下走,一不留神我摔了一跤,真应了俗语“上山容易下山难”。一直下到沟底,有一条水量很大的河,从河边又开始逆流上坡。天上下着细雨,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的描写:人朝上走,水向下流。淙淙的流水一路伴着我们,那是一种别样美妙的感受。我们用了两个半小时才走出了这片原始森林。
老县城探秘
我们傍晚时分到达佛坪老县城,老县城地处秦岭南麓,四面环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神秘之处。一放下行李,大家就迫不及待冒雨进城里看看。
大概是游客需要的缘故,城里人家都开着客栈。有几间房子前面立了一个简陋的木门,上面有一个写着“秦岭一叶”的牌匾,落款竟是贾平凹。忽听朋友惊喜地招呼:“前面有个书屋!”书屋门大开着,门内长条桌上放着一些书,我们问了几次“家里有人吗”,没人吭声。走到屋门口往里一看:不太明亮的灯下,炉火正旺,炉上水壶正冒着丝丝热气,一边是灶台和锅碗瓢盆,一边是冰箱和小方桌,一位年近五十的农妇正沉浸在手头的书中,这时才从书中惊醒,热情地招呼我们烤火。
我们一边围炉烤火,一边和大姐闲聊。这才了解到,老县城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那时割周至县南部和洋县东北部设立佛坪厅,厅治设在佛爷坪,就是现在厚畛子老县城,是傥骆古道的必经之处,曾经繁盛一时。地处三县交界处,有点“三不管”的味道,后来土匪猖獗,一度十分混乱。1922年,土匪袭击老县城,在财神岭杀死了两位前来接任的县知事。1926年,佛坪县将县衙迁至袁家庄,即现在的佛坪县城。历经百年的老县城只留下了一些古老遗迹,后因行政区划变迁,老县城划归到周至县。这样一个被遗弃的老县城为何会被那么多旅游者知晓呢?大姐告诉我们,这要感谢他们曾经的县委副书记,也就是著名作家叶广芩。2000年,叶广芩到周至挂职任县委副书记,长期蹲点于秦岭腹地老县城。2004年她出版了散文集《老县城》,第一次把这里的自然风貌、原始古朴的人文风情、传奇故事和历史变迁展示在世人面前,让全国各地人们知道了秦岭山中那块蛮荒之地过去的繁荣和现在的落寞。接着旅游爱好者蜂拥而至,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与扶持,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这里有三十几户人家,是属于西安管辖但距离最远、最小的一个自然村落。从这里到周至县城有四十公里,只有一条窄窄的水泥路相通。我们问起刚才所见“秦岭一叶”的牌匾,她告诉我们,那院子里几间房子原来是叶广芩的工作室——难怪贾平凹会在这里题字了。大姐自豪地说:“叶作家每次来都住我家,还指导我儿子作文呢。”还给我们看了“叶作家”和她儿子的合影。
带着极大的满足感,我们回到住地,那是老县城外的一家农家乐。饭菜都已摆上桌,大家很快扫光了满桌美味的特色农家菜。时间才过七点,有人提议搞篝火晚会,但场院地是湿的,大家正苦恼,主人笑着拿出干柴,还贡献出电吹风,好有智慧的主人啊!火燃起来了,大家围成大圈,边唱边跳。这一夜,寂静了很久的老县城沸腾了。
一夜中雨不停,第二天早上却雨驻天晴,是不是知道我们要返回,老天特别呵护呢?背上行囊,回望一眼雨后特别清新明净的老县城,带着满心的喜悦和幸福,踏上归程。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