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看榆林| 深入基层挖掘,记录民生变迁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榆林发布

9月25日,由全国著名作家龙云、王海带队,榆林本土作家毕华勇等参加的“著名作家看榆林”第八采风创作组先后走进榆林市绥德郝家桥村、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高西沟村开展采风活动,通过联系当地生活实际,在感受榆林民生建设成果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寻找创作灵感。

“山沟里把温棚建,荒山变成花果园,修学校、幼儿园,老年人修个幸福院……两不愁三保障,家家户户过小康。”由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民自编的顺口溜生动描绘了村里的巨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风创作组一行参观了郝家桥革命旧址,实地追寻红色记忆并详细了解到,近年来,该村不仅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还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2021年2月,该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随后,采风创作组来到榆林市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先后参观了十二月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等红色基地,仔细聆听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革命发展历程和革命先烈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认真瞻仰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切身感受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杨家沟有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该村依托杨家沟革命旧址和窑洞建筑文化,大力发展红色培训、窑洞民俗等文化服务旅游业,全力打造榆林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感受红色文化之余,著名作家王海说:“以前对榆林的印象,只了解到榆林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通过两天的走访,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里的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亮点,完全颠覆了我此前对榆林单一的印象,在这里可以切身感受到榆林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不断提升,未来发展后劲十足,潜力巨大。希望通过本次采风活动,寻找独特的视角,深挖榆林文化底蕴,产生一批讲述榆林的好作品。”

驱车一个多小时,采风创作组又来到榆林市米脂高西沟村,站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一眼望去,山谷间果园、林地、梯田、淤地坝错落有致。通过高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常静的讲解,大家得知,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高西沟村四任党支部班子三代人,经过60多年的努力,把曾经的秃山岭变成了今天的陕北小江南。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近年来,该村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当地村民的腰包也因发展山地苹果、陕北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变得越来越鼓。作家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感受,对高西沟村的蓬勃发展赞叹不已。

著名作家刘彦荣说:“榆林虽然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但在生态治理、红色文化的挖掘利用保护方面做的非常好。还有以赵家峁为代表的榆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让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农业与工业并重向前发展,这都走在了陕西前列。这次采风团的作家来自全国各地,希望通过作家们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睿智的笔触,以文学的方式解读榆林,全面提升榆林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