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9月 16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渭南市人才发展中心主任李炜就渭南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发布。
李炜说,今年以来,渭南市强力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和相对占有量不断增长,人才结构、分布状况更趋优化合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主要做法及成效包括有: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推动落实各级党委(党组)领导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明确部门职责,着力构建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格局。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围绕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施“渭南英才计划”, 形成了“1+9”的人才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政策的有效供给,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健全招才引智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人才招引系列活动。强化人才资源储备,建立渭南籍在外优秀人才库,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推动科技、工信、环保等领域专家智库和人才库建设,扩充渭南高质量发展“智囊团”。实施重点人才工程。聚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依托“兴渭农”APP农技综合服务平台,引导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推广农业技术和涉农信息,解决农业生产各类难题。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对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走访慰问、体检疗养,协助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生活实际问题,大力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创新引才方式。一是实施靶向精准引才。聚焦“工业倍增”计划,围绕企业需求,打通高校和企业间人才交流渠道,鼓励引导人才向重点扶持企业集聚,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效融合。二是推进招才引智联络站建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联络办事机构或高层次人才聚集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设立招才引智联络站,积极推介渭南市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才支持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三是持续举办招才引智活动。在招商引资中注重引进专家人才,谋划开展“百企千项万人进渭南”等系列活动,举办“乡村振兴”人才与发展高峰会议、渭南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专家教授渭南行等活动,推动各类优秀人才资源向渭南集聚。
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一是做实人才专项培养提升计划。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会计人才等各领域人才培养,培育造就一批优秀本土专家人才;持续开展各类市级人才项目评选活动,推荐各类高层次人才参加省级人才项目(计划)评选。二是搭建人才平台。依托园区和企业等主体,协调抓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依托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推进专家工作站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我市人才承载力。三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加快市、县(市、区)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才双向交流力度,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