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夜以继日,身处抗击疫情最前沿,捍卫着旅客健康和安全,远离了家门,守护着国门。他们就是西部机场集团地勤公司国际航班保障专班成员。让我们一起走进属于他们的故事。
守一道口 护一城人——国际客运专班岗位吴鹏飞
“喂,我是吴鹏飞……收到,没问题!”
怀抱刚满4个月孩子的吴鹏飞接到了国际专班保障任务,没有犹豫、没有推辞,他深深地亲了孩子一口,对妻子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公司要组建国际专班,我是党员我先上,希望你理解、支持!”
2021年4月,西安机场部署相关疫情防控任务后,地勤公司联合东航、海航成立了国际保障专班。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吴鹏飞始终坚持在“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口,全力确保西安机场国际航班的顺利运行。长期以来,他的工作热情和专业能力感染着每一位地勤人,也得到同事和合作单位的一致称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诠释着民航人的矢志不渝。
我们坚信,疫情一天不去,他们便会始终坚守,因为,他们是空中门户的“把关人”。
机务人的坚守——国际机务专班岗位薛钰飞
他叫薛钰飞,在地勤公司机务工程部已经工作了10个年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主动加入国际保障专班,负责国际货机放行工作,是飞机降落后消毒前开舱的第一人,不仅要克服穿着防护服带来的行动不便,还要执行严格的检查和消毒程序。
他说:“防疫和安全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公司上下同心抗疫,有我在!保障航班安全准点!”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国际装卸专班岗位毛飞
毛飞来自地勤公司装卸服务部,是一名班组长,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国际专班的保障工作,他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理念,认真完成工作。
他说:“印象最深的是7月30号,那天早早就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全天保障航班12架次,涵盖各类机型,是近期航班保障量之最。我们穿着严密的防护服,顶着机坪的烈日完成行李货物作业,不一会防护服里的速干衣就能拧出水来。晚上,又开始大韩航空航班的保障,波音747航班操作复杂,超大、超重、超高的货物较多,单件重量超10吨,每个航班最多可以装30多个集装板,我们凌晨6点才结束‘战斗’。虽然很累很辛苦,但看到每架航班安全起飞,心里充满了自豪。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更审慎的筛查、更严密的隔离,才能完成好我们的使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际客舱专班岗位杜磊
杜磊在地勤公司客舱清洁部已经工作7年了。7月20日,他接到单位的电话,征求他能否进入国际专班工作,这意味着他可能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不能回家,不能与家人相聚。他想了一下,便一口答应了。事后他说:“部门里女员工居多,回家都要照顾孩子,作为为数不多的男同志,应该扛起这份责任。”7月22日与妻子和2个年幼的孩子告别后,他便开始了“两点一线”的专班生活。
杜磊说:“国际航班的客舱清洁风险大,难度也大。穿着防护服在客舱狭小的空间内,空气不流通,一会儿就浑身湿透了。我和同事要在客舱内工作数小时,每次都要清理出20多包垃圾,一袋一袋运下机,我们的工作才算结束。即便是身体疲惫、思念家人,可我从来没有任何动摇或退缩,因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疫情防控是大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要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守好国门、守好机场、守好我甜蜜的小家。”
我是一颗小小螺丝钉——国际特车专班岗位刘飞
疫情发生以来,特车服务部国际班组小组长刘飞就一直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经历过2020年疫情的他,已经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兵”了。他业务精通、一专多能,平台车、客梯车、拖头车、传送带车、面包车、牵引车都能熟练操作。遇到保障车型复杂的情况,他可以独立完成这些车型的转换工作,这样不但可以节省部门人力资源,更能减少人员感染风险。因此,面对组建国际专班的任务,他第一时间安排好两个孩子和老人的生活,主动请缨加入。
“严、紧、实”,一直就是刘飞的工作风格。他说自己是颗螺丝钉,不管在哪个岗位,绝不能有半点松懈。
他们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航班保障专班的一个缩影,他们坚毅勇敢、能打硬仗。尽管工作辛苦,但每个人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作风,在战“疫”一线义无反顾地扛起责任与担当,为抗击疫情贡献地勤力量。
吴鹏飞正在工作。
薛钰飞在抗击疫情一线。
毛飞工作间隙留影。
杜磊负责国际航班的客舱清洁。
刘飞为抗击疫情贡献地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