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济朴)3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陕西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成就及“十四五”规划。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十三五”末,全省各级各类3380个综合档案馆(室)共保管着档案2300余万卷、4000余万件,其中新接收档案264余万卷。目前,全省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已全面铺开,预计3月底完成整理归档、6月底向省档案馆移交精准扶贫档案目录。同时,陕西省档案局馆对省内乡村振兴典型地区和农村基层档案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撰写两期资政参考,为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参考。
会上,陕西省档案馆副馆长解华波介绍,陕西省档案馆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联合陕西省扶贫办制定《陕西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省级行业部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导引》、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制定《陕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接待了2000余家单位、6万余名党员干部。
五年里,陕西省档案馆制定了《陕西省档案行政执法程序》《陕西省档案行政处罚程序》《陕西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陕西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实现了全省档案系统随机抽查全覆盖。
陕西省档案馆、西安市档案馆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建设评价,评价结果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各级档案馆接待利用者150余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00余万卷(册)、100余万件。
全省6个市数字档案馆初见成效,西安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陕西省数字档案馆完成了一期建设。省馆先后投入1746万元,完成26万余卷约3678万画幅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7市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超过80%,县区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平均超过50%。
“十四五”时期,全省档案工作将以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遵循,到2035年,档案治理效能、档案利用服务水平、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符合国家档案事业整体发展要求、与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管理方式科学先进的档案事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