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3月10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益民就国土绿化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了通报。
卢益民介绍,2020年,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全年完成营造林74.37万亩,省考造林绿化任务超额完成。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中央财补造林等重点工程完成“四荒地”治理27.17万亩,区域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增强。实施退化林修复、森林修枝砍灌抚育38.27万亩,林分生态功能得到增强。
同时,完成道路绿化提升1350公里,建成中心城市生态绿廊6400亩,打造黄渭洛及其支流滨水绿色长廊260公里,绿化村庄478个,重点区域绿成效显著。造林绿化样板工程层出不穷,涌现了合阳3200亩黄河西岸生态综合治理、蒲城唐景陵3500亩困难地造林、富平县长9.2公里高标准的红色旅游专线生态林带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造林绿化样板工程。
此外,自“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先后实施了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美丽渭南建设”道路和村庄绿化提升工程,努力建设陕西绿色东大门,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67.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5.5%提高到37.85%,渭南绿色底色初步形成;全市森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未发生一起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造林绿化成果得以巩固;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发展到281.25万亩、苗木花卉18.57万亩、林下经济15.6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146.1亿元,造林绿化带动林业产业富民取得新成果。三北40周年、退耕还林20周年之际,市林业局先后荣获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华州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称号,如期启动渭南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6个县(市、区)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67个村庄被国家林草局授予森林乡村称号,城乡绿化均衡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卢益民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渭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起步之年,市林业局将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扎实推行林长制,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85%,林业年总产值达160亿元。今春全市造林绿化将重点做好义务植树、重点区域绿化、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及种苗生产等工作。目前,全市春季造林已陆续展开,中心城市生态绿廊林带建设项目按照作业设计组织开展苗木补植,共栽植苗木4000余株。大荔县段家镇组织包联单位、全镇机关干部、群众和党员志愿者在段家垣黄土沟壑区栽植国槐3千余株。潼关县实施了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工程,在秦东镇桃林寨开展村庄绿化,栽植黄金桃1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