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王帅 来源:陕西日报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乡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王勇超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乡风乡俗在新时代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充分认识文明乡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推动作用。
“良好的乡风乡俗,蕴含着文化传承教化、道德行为规范、乡里风尚约束以及社会秩序自觉等方面功能,能够建立家庭成员、邻里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准则,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解读。”王勇超分析后说,“建议把乡风乡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让良好的乡风乡俗深入人心,引导乡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优良乡风。”
在乡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近几年,陕西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0年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1.9万场次,对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乡风文明不仅能改善乡村风气、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说,“我们要坚持涵养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丰润道德滋养。”(记者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