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两会”专访|政协委员冯丽娟:建设康养产业园区,打响“医养在汉中”品牌

发布时间:   作者:杨春建 唐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春建 唐伟)2月22日召开的汉中“两会”上,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市中心血站冯丽娟。她讲到,目前我国医疗、养老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汉中人口老龄化逐年突显。据统计,目前,全市户籍总人口380.9万,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80.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8%(全国17.9%,全省17.46%),超出全国3%。

bd7d82b3876fae2f67513a792234b9c.jpg

冯丽娟认为,虽然汉中市近年来养老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等问题仍较突出。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让他们在老年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一直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打造“医养在汉中”的重要目的。

因此,利用汉中独特地理、生态、文化旅游、中医药优势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合理选地规划,集中打造一个集养老养生、有机食品、药品、适老化用品、智能化产品及科研为一体的康养产业园区。把医养结合做成标准化、系统化,向全国进行复制输出,把康养产品打造产业化,向全国推广销售,做大做强汉中康养产业化,助推“医养在汉中”。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以“医”做保障。一是协调对接各类医疗资源,以城市医院为龙头,以专科医院为骨干,融合社会力量在园区中间建设一个汉中最专业的老年病专科医院及康复医疗机构,促进康复医学发展和服务改善。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医院负责为园区内居住老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疗养、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二是支持医疗机构与康养园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或共同体,开通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对转诊老年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三是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馆,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康复理疗、针灸推拿、药膳养生等服务项目,打造一批中医健康养老基地。

以“养”为中心。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413个,总床位数32442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0.2张,床位紧缺。为此,在园区建立一个汉中市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协调对接民政部门,针对老年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各类社会养老,资源整合,以满足不同养老服务需求、不同养老生活方式或个性化、候鸟式养老群体,让汉中逐步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市中养老中心城市。

以“医养”促产业。将汉中特色中医药、农产品、旅游资源优势与医养相结合,开发康养治疗系列产品产业化,依托秦巴山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强对中药研发生产,打造涵盖药材种养殖、健康食品制造、中医药生产交易等领域的中医药产业体系。根据老年人群膳食特点,打造汉中特色营养膳食知名品牌。围绕老年人的需求,结合本地旅游特色,打造文旅康养产品产业化。

以“科研”促发展。在园区中,建立汉中医养科研中心,支持引导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科研研究,通过大数据应用研发具有汉中特色,围绕老年人群,研发医养保健、药品、食品、适老化设施及智能化等康养系列产品。

以“智慧康养平台”为载体。建立“市、区(县)、街道、社区、小区”五级网格化养老综合服务体系。以居家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平台为载体,打造一体三翼 “9073” 养老全覆盖为目标。通过“智慧康养平台+线下运营服务”,以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老人+硬件+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达到一键呼叫,满足一切服务,实现康养产业系统化、智能化、标准化,精准化为老人提供服务,切切实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编辑:庞阿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