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各个文化机构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迎新春文创产品。但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春文创产品中的一个错字,却引发网友和爱书人的热烈讨论。
豆瓣网上,网友“东方欲晓”撰文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文创产品《五福迎春·人文年礼2021》中,包含启功先生五幅“福”字,但其中一幅是“祸”非“福”——出品方误把草书的“祸”字当成“福”字收入其中。
随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迅速作出反应,将该产品下架,并在其官微发布关于《五福迎春·人文年礼2021》的致歉信,同时向购买了该产品的消费者提出全额退款等补偿措施。
出版方反应迅速,处理措施也称得上诚恳,但这一“乌龙”事件仍值得我们思考。
道歉不是终点,对“低级错误”仍要反思
在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书法字中,选五个“福”字,这是具备一定门槛的工作。正确的做法是,选好后,请多个书法家来核准一下,回头检查是王道,也是严谨的工作作风。毕竟,这方面工作做细了,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国人的尊重。
推而广之,对任何一家单位,对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来说,严谨认真是基本的工作态度,任何操作都不能离开这四个字。特别是文化单位,有成风化人的作用,一个小错,影响却大。文化单位要努力拒绝错误,这样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强调,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流程之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愿以后类似的错误越来越少。
作者:默城 来源:《钱江晚报》
“福中藏祸”也是一堂书法课
坦率地说,如果不是专业的书法研究者,以一般人的书法素养,确实难以分辨这两个字书法体的异同。“五福迎春”里藏个“祸”,是对编辑的警醒,未尝不是给全社会上了一堂书法课。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颜欧赵柳各种流派,真草隶篆各种字体,各逞风流。传承书法艺术,既需要书法家认真创作,也需要公众提高书法欣赏水平;既能欣赏美,也能辨“祸福”。
如今虽不必提倡每个人再提起毛笔写字,但强化专业工作者的书法素养,提升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书法鉴赏力,很有必要。书法是国粹,至大至深。无论是书法家,还是普通人,都要心怀敬畏,在一撇一捺中修行精进,在一字一句中感悟人生。对书法多点敬畏,才能少点以讹传讹。
作者:贾亮 来源:《北京晚报》
“祸”兮,“福”之所倚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