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吴天文)“去年,我投资了170多万元,修了1600平米的标准化鸡舍,养了5000多只土鸡,本想在今年春节前全都卖出去,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只卖了3000多只,还有1500多只没卖出去。”2月2日,汉中市宁强县毛坝河镇草川子村的养鸡大户程晓玲对记者说,“如果剩余的这些土鸡没有在春节前卖出去,不仅会增加我的养殖成本,还会影响到养殖下一茬土鸡……”
地处秦岭以南大巴山山脉、与四川朝天交界的草川子,平均海拔1500多米,常年空气质量优良,植被丰茂,一直被誉为“天然氧吧”“人间仙境”。
2012年,程晓玲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县城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草川子村建了两间鸡舍,选用当地正宗的土鸡品种,采用林地散养模式,搞起了土鸡养殖。她养的土鸡无论是外观,还是鸡肉品质都与众不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苦心经营一年下来,她赚到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为了扩大土鸡养殖的影响力,2014年,程晓玲牵头成立了草川子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投资2万元,购买了5台自动温控孵化机,从附近农户中购买当地土鸡蛋孵化鸡苗,除自己放养外,剩余部分以成本价提供给周围的农户养殖。
养鸡规模扩大以后,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程晓玲在自家门前搭起锅灶,现场杀鸡,柴火煮鸡,并配上地产天麻、山药、当归等中药材,让前来草川子旅游的人品尝,想购买的购买。另外,她将宰杀处理后的土鸡真空包装,通过网上销售,销量、利润都不错。但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在当地出售,还是在网上销售,都没有以前的多了、快了。
据了解,近年来,程晓玲带动了周边镇村300多户农民发展土鸡养殖,合作社的土鸡养殖规模从刚开始的1000多只发展到年出栏商品土鸡6000多只,孵化鸡苗60000多只,产值1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