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杨春建)腊梅飘香传乡愁,汉莲迎客话未来。12月21日至25日,以新机遇新格局新起点为主题的“汉中发展大会暨‘兴业在汉中’主题招商周”活动在汉中拉开了序幕,1000余人国内外嘉宾汇聚,期间12项推介展示、参观论坛等子活动有序展开,一个开放包容、诚挚建言、共建共享的盛会给天汉古城增添了喜庆和满满的活力。
海外华人谈感想。“10多年没有回南郑家乡了,汉中的变化真大,我出门连路都找不着了,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楼房林立,道路宽敞,景区景点诱人焕然一新,特别是人们的精气神新面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83岁的澳洲旅居华人李自安激动地说。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李自安195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随后支边到陕西定边县医院工作近20余年,1998年侨居澳大利亚悉尼市,受聘于几家中医诊室,一生追求中国传统中医学事业,凭着对中医的造诣和家国情怀,在美国、澳洲等海外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中医及文化。此次与其女儿李爱丽女士受邀回家乡,同澳大利亚陕西同乡会等成员一起乡参加“四个在汉中”海外推介会和“四大幸福产业”发展论坛会。
李自安说:中国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在医疗上可谓是标本兼治,特别是在治本上独树一帜,西医是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年的海外看病,友人们很是敬佩和认可中医。当然,就中西医行业在管理、规范及诚信等方面方面也有许多可借鉴的理念和做法,如国外中医精准计量方面,同一处方多付药,每一付每一种药都必须用电子秤、医患亲目、精准给药等等。家乡汉中是秦巴无闲草之地,中药资源丰富且品质极高,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彰显优势特别好。他表示,将同家人们积极宣传汉中推介汉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中医的绝奇及相关文化,让海外朋友到中国到汉中旅游观光、交流合作。同时,尽己所能为走出去引进来、扩大中医药产业及文化艺术等相关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助力发展。
汉人汉商话发展。在招商周活动汉人汉商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建言献策,交流活跃。上海汉中商会会长吴建国谈感悟:在外求学创业多年,见证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腾飞,对比家乡汉中发展,首先还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上至下提升眼界,开阔思维,求真务实,创新发展路径。要多联络发挥在外的特别是有创业经历和成就的汉中人人脉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引人才力度,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招得进留得住,同时鼓励汉商回归,激发回报桑梓之情。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得机遇,下功夫探索新模式、新策略、新路径,如田园综合体打造,进行生态保护性开发,以农村产业化推动为重点,加速物资及人口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汉中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汉中东方养老投资集团总经理张仁杰谈到:老龄化问题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汉中市政府提出“四个在汉中”战略,是医养产业的投资春天。汉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交通四通八达,营商环境极大改善,投资兴业环境条件较好,“三生融合”幸福画卷正在展开,值得我们期待。呼吁广大在外汉商放眼未来、抢抓机遇,牢记富而思源,把反哺家乡作为一种责任义务、一种善行使命,加入到汉商回归的热潮中来,为汉中“追赶超越,三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汉中市六大产业协会秘书长、洋县黑米酒业总经理隋兆华说,创新是汉中发展的源动力和关键点。要创新思维,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精准招商,精准项目落地,在产业质量、规模上有新突破。要创新机制、制度,认清国家大势,用科学客观的、规范的机制、制度推动资源优势和各种潜能充分释放,作为浙江在汉中兴业的半个汉中人,定积极奋进,共创汉中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