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西北大学指导,延安市委宣传部、省电影家协会承办的音乐故事片——《高楼万丈平地起》的全国首映礼在西安举行,并同步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档首播。
影片以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和民主选举为时代背景,讲述了憨厚朴实的男主人公依靠双手辛勤劳动,赢得了做人尊严与幸福人生的故事,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荣历程。该片由知名导演禾田执导,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担音乐制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为该片题写片名,并称赞该片“是一部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电影,也是一部充满着地方浓厚色彩的乡土气息的电影”。
故事:一部催人奋进的红色传奇
“三弦琴声响连天,太阳出来露笑脸……”1936年正月,冰封雪盖的陕北高原气象万千,在小村庄里,一个关于成长奋斗的故事正在默默上演……
勤劳能干的长工郝石娃在劳动中挺身救下了乡绅白振东的女儿白静,白静与郝石娃渐生情愫。但是白振东怎么会同意自己的女儿看上一个长工呢?他千方百计撵石娃走……
在陕北民歌高亢、悠远的曲调中,影片《高楼万丈平地起》继续着它的讲述……
石娃离开白家后参加了八路军,靠着一身力气和坚韧朴实的品质成了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模范。之后,石娃受上级委派回到村里开展减租减息和民主建设,一时间成了村里的红人并高票当选为议员。在白静和石娃的争取下,白振东终于同意了两人的婚事,劳动不仅为石娃赢得了爱情更赢得了尊严。
故事在这儿并没有结束,爱情的花朵终要生长在现实的土壤里。
就在白家要为郝石娃和白静举行婚礼时,白振东的哥哥一家人在太原被日军残忍杀害。闻此噩耗,石娃和白静的国仇家恨一起涌上心头,他们双双奔赴抗日前线……影片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低成本、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这是该片导演、编剧禾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的确,该影片把“国事往家写,大事往小写”,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来表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从而展现时代对个体的影响,探讨生命存在的价值。
禾田说,自己特别欣赏莫言先生的一个观点,就是将劳动作为故事发展的核心动力。他说,这部电影歌颂劳动,展现劳动之美。影片本身讲述了一个憨厚朴实、力大无穷的小伙子靠劳动和汗水,赢得了人生幸福和做人尊严的故事,还通过对当时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和民主选举等事件的展现,歌颂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在这个电影里,如果没有劳动,就没有爱情之花的璀璨绽放。
有了好故事,怎么讲述很关键。禾田说:“不传奇,无新意。”
只有传奇,人们才能记住历史。“我们拍摄的是一部具有历史传奇色彩的电影,讲述红色的传奇故事。电影要想赢得观众的关注,人物要新奇,动作要离奇,外景要绮丽,音乐要奇妙,结果要出奇,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奇’字,才能谱写延安时期共产党创造的奇迹。”禾田表示,剧本中诸如推墙砸锅、群汉抬巨石、推石救美、碧血桃花、夜垦荒地、力战草寇、气死牛、群雄打铁的情节,和大镢头、大饸饹床、窝窝头塔等细节道具,就是影片打造传奇色彩的见证。
背景:一个根植于历史的延安故事
一部电影的成功,特别是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成功,挖掘好主题,用创新思维的方式把红色故事、历史故事讲好至关重要。影片《高楼万丈平地起》在拍摄之初就有着明确的定位,那就是一部展示延安精神、歌颂劳动,具有浓郁陕北特色、艺术性和可视性结合、叫响全国的好电影。
如果说,把发扬延安精神和弘扬劳动最伟大这两者有机结合,把主旋律电影做好做响,是电影《高楼万丈平地起》所被赋予的灵魂,那么坚持“故事为王”,坚持背景真实,使塑造的红色题材人物做到真实可信则是该片得以赢得观众的筋骨。
历史上的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但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的陕甘苏区,不仅无法解决红军的燃眉之急,也难以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影片中,大量贫瘠、苍凉的黄土高原的描写正印证了这种供给艰难,也为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埋下了伏笔。
影片开篇所展现出的冰天雪地的陕北大地,也曾深深撼动过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就在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同一时期,1936年2月,率军东征的毛泽东主席住在清涧县袁家沟,写下了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的《沁园春·雪》。
片中故事发生在1936年,片中男主人公郝石娃的原型,参照了陕甘宁边区劳模“气死牛”郝树才,这一真实素材的运用,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可信真实。就连郝石娃所使用的大锄头,也是考证了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品。
片中男女主人公最后一起奔赴了抗日前线,这正是抗日战争年代,千万延安人和无数在延安艰苦奋斗过的中国人的故事。正是有了他们的流血牺牲,才有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同时,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这一历史背景下,党决定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为的是进一步发动群众克服时局危险,度过困难时期,影片中白振东在郝石娃的建议下,从“被迫”实行“减租减息”,到家仇国恨涌来,主动变卖家产,支持抗日,是对这一历史背景的充分印证。而随着党的减租减息政策逐步完善和深入,党在抗日战争的特定环境中不仅很好地协调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也让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巨大利益,从而也自然加深了对党的感情,与此同时,党也得到了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农民阶级。这一点,从影片中号召减租减息的郝石娃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从而在民主选举中,被选举为议员这一情节中,有很好的体现。
影片的制作方表示,电影中反映的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和民主选举等历史事件,从事件本身到故事情节,以及涉及的每一件道具、每一句台词,都是经过寻找出处、咨询专家、实地考察等反复论证过的,以达到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经得起观众和时间的考验。
气质:一张展现陕北传统文化的新名片
音乐是电影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陕北民歌有着鲜明的美学特点:土气、大气、大得雄奇壮阔、美得动人心弦。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其作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也由来已久。而作为一部在黄土地上打造的音乐电影,《高楼万丈平地起》更是充分运用了陕北民歌这一陕北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
电影创作初期,是选用已成曲的陕北民歌,还是重新创作谱曲填词,影片制作方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论证。他们认为,成曲的陕北民歌耳熟能详,用起来也顺手快捷,不会有什么非议。但同时,制作方也深刻地认识到陕北民歌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了做一部好的音乐故事片,做一部有陕北特色的好电影,影片最终选择了原创的谱曲和填词,使这部电影的音乐能在陕北民歌的发展历史上留下美好的一笔。因此,影片中共重新创作了六首陕北民歌。独具特色的陕北音乐,在电影中不仅渲染了气氛,营造了环境氛围,也表现了人物内心情感和人物关系,推进了故事的发展。可以说,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观众可以聆听一场陕北民歌演唱会,尽情领略陕北民歌的魅力。
在影片或苍劲、雄浑,或明快、高亢的背景音乐中,陕北本有的地貌风土、生活习俗如画卷徐徐展开,陕北人特有的简朴真诚如陈酿开坛般酒香四溢: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宏大安详的乾坤湾、脑畔上的古树、石板垒砌的院墙以及土窑里的年画,窑门前挂着的红辣椒、后生们头上的白羊肚子手巾……苍古雄莽的黄土高原,在影片中变得柔情起来,有了一种田园诗般让人放松和陶醉的质感,有了一种尽兴抒情或尽兴向大自然和命运申诉的快意。
看完电影后,作家莫言说,“这是一部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电影,也是一部充满浓厚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的电影,那种自然风光的展示,让我们想到张艺谋镜头下大西北的独特、苍凉、壮阔的风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惠生则认为,电影《高楼万丈平地起》是一曲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田园诗,是乡贤文化的咏叹调,是对传统的追忆和怀旧。
除了画面和背景音乐在极力表现陕北元素外,禾田在采访中表示,在创作团队对于该片的摄影、美术、服装和声音等细节均有具体要求,“比如,除了人声外,在我们的电影中,鸡鸣狗叫、羊牛马的声音是电影的环境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就是,脚步声、水流声、抽水烟时声音,开荒的声音,打铁的声音,摔锅摔碗的声音等都要做出特殊的音效。特别是吃鸡蛋、吃窝窝头、吃饸饹的声音一定要给观众感觉到真真儿的香。”而正是由于这些细节的打造,更进一步地多维度展示了陕北文化,让影片成为了一张展示陕北文化的新名片。
《高楼万丈平地起》起自两情相悦,终于家国情怀。影片将贫苦农民的根本诉求、劳动改变命运的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巧妙嫁接,催生了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新的诠释。这部作品告诉我们:劳动就有所得,劳动者应该最有尊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是中国革命的初心;只有这样,平地而起的革命才能够建起辉煌的万丈高楼。
音乐故事片《高楼万丈平地起》
影片《高楼万丈平地起》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档首播
《高楼万丈平地起》
《高楼万丈平地起》剧照
影片剧照
《高楼万丈平地起》是一曲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