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协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委会年会在西安召开

发布时间:   作者:梁飞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WechatIMG1764.jpe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10月24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2020年年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考古与遗址类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考古学会、文物出版单位、高等院校考古专业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陕西省文物局领导以及陕西省十数家文博单位代表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已走过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利用考古与遗址博物馆的独特资源和平台助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以及新时代考古与遗址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


会议期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金沙遗址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秘书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文博单位、研究机构的代表进行了发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岗提到了近60年来,这块土地从考古工地转变为考古遗址博物馆。从一片荒滩,变成了游人如织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阐释为博物馆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虽然通过近10年的系统勘探与重点发掘,考古工作者对诸多遗存形制、内涵、分布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形制、空间、范围、规划、向位、象征、理念等重要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但仍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秦陵的考古决不能仅仅局限e于在秦始皇陵这个局部区域以及这个相对独立的遗迹做考古,而是要着眼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致力于“秦汉大一统格局考古研究”,进而努力复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探索从东周到秦王朝的历史巨变。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的持续进行,秦陵博物院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作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文物局、科技部多个课题,编制了10余项文物保护的标准和规范,“铜车马修复”、“秦俑彩绘保护、“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等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院在陶制彩绘文物保护和金属文物修复领域已经成为行业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专业科研机构。下一步将重点开展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提取技术和工艺研究;开展基于大数据集成发掘、评估和预警的技术研究;开展秦陵考古发掘现场及大型陶俑高精度文物三维扫描技术研究等等一系列的科技保护项目。


其它参会代表围绕考古重大发现、遗址公园建设、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合作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最后,中国博协刘曙光理事长作了大会总结,并就考古与遗址博物馆做好考古发掘与研究、遗址保护保护与展示、文化阐释与弘扬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属的分支机构,由考古与遗址类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团体组成。自2009年10月成立以来,专委会先后在陕西、上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四川、湖南、江西、福建、贵州等地组织召开年会,并结合年会的学术成果集结出版论文集,对整合博物馆的各类资源,促进我国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贯例,目前专委会共有50多家博物馆协会的会员单位,主要成员来自国内知名遗址类博物馆和高校、研究机构等。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