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是上海典型民居,也是党的“初心之地”。纪录片《红之里》通过一条条“大隐隐于市”的上海弄堂,串联起红色历程。 均资料照片 制图:冯晓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何选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最早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是谁?
近日,荧屏掀起一股“四史”学习热潮。《诞生地》《红之里》《来自延安的报告》《百岁女红军——王定国》《信仰之源》《起点·摇篮》《1925谁主沉浮——追寻中共四大的历程》《烽火1937》《国歌往事》《风起云涌话四大》等多部红色主题纪录片,纷纷亮相纪实人文频道,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表达普及党建历史知识,展现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品格。
细腻视角切入,让历史知识“软着陆”
纪录片如何让历史知识“软着陆”?切入视角很重要。这批近日亮相的纪录片中,街角弄堂、石库门房子等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成了展现党的历史、串联民族记忆的细腻切口。生活化、趣味化的视角“软”化了历史论述,对当下观众更具情感穿透力。
石库门,是上海典型民居,也是党的“初心之地”。纪录片《红之里》通过一条条“大隐隐于市”的上海弄堂,串联起红色历程:从树德里到辅德里,红色里弄串起了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历程;从民厚南里到三曾里、甲秀里,这些领导人曾长期居住的里弄,见证着革命领袖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和个人魅力;从宝兴里到宝山里,上海的工人运动在这里风起云涌,它们见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弄堂里的石库门住宅又是革命者极佳的隐蔽空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便选在树德里。这一如今的繁华地带,在当年对于革命者而言,却是难得的安全之所。
纪录片《国歌往事》则回顾了国歌词曲创作流转的经历。这段最熟悉的旋律中,竟隐藏着不少并不为观众知晓的故事。比如,最早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其实是电通影业公司的七名工作人员。1935年,这七人组成的临时合唱队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唱片,也就是后来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演唱者中有几名广东人,首版唱片中夹杂着广东口音。《风云儿女》上映后,主题曲风靡全国,这段奋进的旋律,更是在抗战期间鼓舞了无数中国人。
这批作品展现的历史知识还有更多。比如,《起点·摇篮》从革命旧址修缮细节入手,引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重要意义;《1925谁主沉浮——追寻中共四大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来自延安的报告》通过珍贵史料和亲历者口述,论述了中共敌后抗战的重大战略价值。
在英雄身上寻找跨越历史的崇高
享受和平与繁盛的人们也许难以想象,当下的幸福生活是由多少付出与牺牲换来的,英雄故事,成为纪录片中最感人的部分,在当下依旧具有极强的教育启示意义。
上个月,老红军王定国在北京逝世。近日播出的纪录片 《百岁女红军——王定国》通过亲历者口述与场景还原相结合的方式,回顾了这位百岁老红军的人生经历。80多年前,娇小瘦弱的王定国在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其间她冻掉了脚趾,腿部受过两次枪伤,体重甚至降至不到50斤。而支撑这位红军女战士挨过饥寒伤痛与生离死别之痛的,正是她心中那份“男女要平等,人人有饭吃”的革命信仰。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的王定国,目睹了百姓尤其是女性遭遇的种种不公,毅然投身革命。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幕:一头白发的王定国对着镜头讲述自己的奋斗目标“光一个人有饭吃不好,要大家都有饭吃才好”,这句朴素的话语,蕴含着革命者的崇高精神,也点出了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纪录片《信仰之源》则通过回顾《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不断奋斗的历程。1848年,一本小册子在英国伦敦出版,作者是两位青年——30岁的卡尔·马克思和28岁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本只有23页的薄薄小册子就是《共产党宣言》。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诞生,翻译者也是一位年轻人——29岁的义乌青年陈望道。当年,陈望道回到家乡义乌,并没有住进新宅,而是在破旧的老宅中“蛰伏”了两个多月。其间,他搬来一块门板,两条长凳子一架,晚上当床,白天当写字台。《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诞生的。这本印着马克思半身像的红色封面小册子,没有扉页、序言、目录,甚至首版书名也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却收获了读者的认可与喜爱。也正是这本小册子,影响了无数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