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土织布技艺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陕西咸阳武功县曾是古有邰国,是我国农业发祥地之一,传统的农耕文化,给了人们天然的分工,即“男耕女织”。 
  武功县位于关中西部,气候适宜种棉花,过去一直是陕西棉花主产区,为土织布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土织布在武功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清时期,农家妇女祖祖辈辈纺线织布。母传女,婆传媳,土织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武功人,“织女”成了广大农村妇女的代名词。 
  土织布主要器具有:纺车、线轮、织布机、梭子、锤布石等,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约72道工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纺线,先用棉花搓捻子,再在纺车上拧抽出细如丝的线。二是整线,把纺锭上的线穗子通过线轮后,再上拐,成束、浆洗、晾干、缠成线筒子。三是进行“经线”工艺组合,设计配色型,俗称“经布”,然后再梳理经线,俗称“刷布”。四是经线滚子架上织机,双手再梳理经线,双脚交换踏板织布。花型越复杂,梭子就由两个增加到四个以上,双踏板也变成四踏板。织完后了机、捶布。这些工序用一首歌谣可以概括:咬咛咛、纺线线、上拐浆洗再晾干,缠成筒子整经线,纬线全凭梭子穿。十亩地,八分宽,上面坐个腰弯弯,脚一踏,手一扳,克里马擦都动弹。 
  土织布历史悠久,一直靠祖辈之间言传身教,技艺全凭手工操作,靠经验掌握,工艺复杂,工序较多。土织布布质棉韧、手感润柔、图案别致、自然天成,细密平整、纹理清晰、吸汗保暖、环保健康。 
  千百年来,在传统纺织文化的影响下,武功广大农村妇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织出了各种各样既有农耕神韵又具有时尚潮流的纯棉土织布。土织布技艺过去祖祖辈辈流传,遍及武功各个乡村和千家万户。随着工业发达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逐渐萎缩。 
  目前,武功县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强做大了土织布产业,抢救和保护武功土织布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老一辈技艺精通的纺织妇女,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巩固和扩大土织布基地,武功广大农村妇女继承这一传统工艺,巧手金梭织彩虹,织出一片新天地。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