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平凡而传奇的抗战老英雄——根据陈友富同志生前口述及相关档案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   作者:李跃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图片1.png

1998年9月陈友富同志临终前补军装照


苦难童年  贫寒与折磨

陈友富,男,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出生在陕西省宁强县胡家坝镇许家坝村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童年时期,家境贫寒,他小小年纪便给地主家放牛、打柴,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一次放牛回来,东家觉得牛没有喂饱,认为是他偷懒所致,便用牛鞭狠狠地打他,还不让吃饭。这些痛苦的经历,也深深地铭刻在了他幼小的心里。岁月沧桑,他就在这样的苦难中度过了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

图片2.png

抗美援朝荣立战功的陈友富同志


替兄充军  抗战与被俘

转眼到了1937年(民国26年)7月7日,驻丰台的日军在卢沟桥以北故意挑起事端。向宛平城打响攻城第一枪,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9月22日,国共两党经过谈判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汉中,当时抗战情绪高涨。国民党中央军第四军在汉中征兵。陈友富的二哥陈元吉和三哥(充军后已杳无音信)被征兵。他便主动顶替二哥充军了,跟随国军第四军59师转战湖南,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数次荣立战功。1944年6月,日军调集华北方面军12军等精良兵力,企图攻占我国香桂粤汉铁路以及京汉铁路南段沿线各主要地区,以瓦解重庆政权,早日解决日华问题。国军在日军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击下,因指挥和战略的重大失误以及士气问题,导致长沙沦陷。他被日军抓进集中营,去充当劳工,修炮楼、下煤窑,受尽非人的折磨。

图片3.png

陈友富同志荣立战功的证书


虎口逃生  智勇与脱险

在日军集中营,陈友富受尽折磨和毒打。眼见工友们有生病或虚弱不能劳动者,夜晚被日本鬼子拉出去活埋了,残忍至极。他心想这次完了,出不去了。正在此时,因抓来的劳工很多,为解决生活问题,需要在劳工中招募炊事员,他凭着儿时在富商家当伙计学的一点厨艺,被安排在炊事班做饭。他每天除了做饭就在琢磨着如何逃离虎口。他观察了日军换岗的时间并趁外出买菜的机会选择逃跑路线。这天中午,他趁做饭时将草木灰染在了衣服上让衣服不要太鲜亮,在前往买菜的集市途中,当走到选好的逃跑路口时假借要小便,对看守他的日本兵说:报告,要小便,因日军每天陪他买菜,关系熟了对他稍有松懈,他趁机逃跑。当看守发现他逃跑了,在后面紧追并开枪射击。他拼命地向山上跑去。子弹像雨点般地落在他脚下。他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判断打枪的是新兵。因人在上坡时越上越高,枪打在脚下会离你越远,这更增加了他的信心,跑得更快了。翻过了一个山梁,天也渐渐地黑了,下起了小雨,他正准备找老乡家暂住一下,待天亮后再做打算,这时日本鬼子的一个小队开始搜山了。他不敢进村,就躲在菜地旁,眼见鬼子搜查临近,他急中生智,跳进了菜地旁的粪坑里,手把着粪坑的边缘只露出嘴巴,日本鬼子在菜地周边搜索完没有发现什么,就在粪坑边小便,尿液淋在头上他强忍着。终于熬过搜查,他爬上粪坑又冷又饿,找到菜地边的一个窝篷准备稍作休息。被窝棚的主人老乡发现,经询问得知他是国军的人,刚从日军集中营逃出来。老乡安慰他说:“别乱跑,就待在这儿,我回去给你拿件衣服和被褥。”当晚老乡带着衣服和被褥来到窝棚里不见人,就轻声呼唤:“长官,你在哪里?”他确认不像是汉奸才回应。当晚他换上老乡拿来的衣服在窝棚里与老乡攀谈了一夜。天还没亮老乡就说让他沿着旁边这条小道向北走,大约有20里地有国军驻守。就这样几经曲折,他终于找到了国军部队。

图片4.png

陈友富同志荣立战功的证书


屡建奇功  转战与荣耀

在一次战斗中,陈友富当天刚领完军饷,上衣口袋里装着一枚银元,没想到一个冷枪打过来,子弹穿透银元,他受伤了,幸好有银元的遮挡才救了他一命。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我国抗战的全面胜利。10月,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短暂地停止武装冲突,共同建立联合政府。但是,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20万兵力向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爆发了全国性的内战。1948年5月,在江苏海州之战中,他所在国军被全歼。他义无反顾地投诚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及抗美援朝战役。在渡江战役中,他担任水手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水手班徒手泅渡,优先占领有利地形,为大部队渡江总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先后三次荣立二等战功,一次集体二等功。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在参加完解放舟山群岛战役后,他随大部队入朝作战,在金城战役中荣立二等战功。1953年7月27日,中朝代表团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三年的朝鲜战争,以双方停战告终。1955年5月,他随24军撤离朝鲜回国,获得金日成和平勋章。

图片5.png

退休回乡的陈友富同志


隐埋功迹  淡泊与奉献

鉴于陈友富英勇善战,屡次荣立战功,组织上安排他去省地矿厅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毅然回到了家乡。他将赫赫战功和荣誉深深地藏于心中,连家人也鲜为人知。就这样,他以一个老党员的高尚品德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农村生产建设之中。他担任过生产队长,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受村民的爱戴。

1958年,国家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他又积极地投身到国家的生产建设之中,先后在汉中地区磷肥厂、阳平关搬运站以及汉中公共汽车公司等单位工作。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期间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五好职工。1979年他从汉中市公共汽车公司光荣退休。他在单位工作时从未向组织上提起过自己曾经的战功和光荣历史,单位在计算工龄时认定他为1958年参加工作,退休金只能享受60%,当时的退休金每月仅20多元。他从无怨言。退休后,他又回到了家乡胡家坝镇许家坝村,过着宁静的乡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村民。当逢年过节儿女们回老家看望他时,他偶尔向我们讲述着抗战时期的战斗故事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悲壮历史,他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年有多少战友都英勇牺牲了,能活着就很幸福了。

图片1.png

陈友富同志荣立战功的证书


英雄事迹  发现与追认

1998年,陈友富年逾80岁,被查出癌症晚期不幸病故。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在一个陈旧的小木盒里我们发现了天大的秘密。这里面承载着他辉煌的人生。一件件立功证书、一个个荣誉勋章,向我们诉说着一位抗战老兵、优秀共产党员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当我手捧这些立功证书和荣誉勋章,到他退休单位办理善后事宜时,单位领导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说:“陈师傅生前从未向单位提起过他的英雄事迹,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过落实待遇。”后经审定追认他为建国前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工人。

多少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洋县的抗战老兵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被发现,在他有生之年享受到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像张富清这样的抗战老兵、战斗英雄还有千千万万。而陈有福这位鲜为人知的抗战英雄。应该是汉中第二位未被发现的“张富清”。

今年正值我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怀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抗战英雄。历史不会忘记像张富清、陈有福等无数为共和国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将会永远载入史册,被广泛传承和褒扬。

图片2.png

陈友富同志荣立战功的证书


作者:李跃军,汉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有多幅美术作品入全国美展并被主办方收藏。


编辑:西亮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