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赋能绽活力 经济引擎促发展 ——渭南市“五一”文旅盛宴点燃假日经济热潮

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张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张颖)“五一”假期,渭南市文旅市场亮点频出,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经济为翼,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大戏,成功激活假日经济新动能。

美食与文化交织,打造特色消费场景。4月30日 - 5月6日,第二届“南七饸饹”美食文化周于临渭区下邽镇盛大举行。千人饸饹宴香气四溢,非遗展示、书法临摹、戏曲演出等活动轮番登场,联动三个会场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健”全链条消费场景。“美食 + 文化”的双引擎驱动,不仅为古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消费活力,更将临渭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力地推介了本地特色美食品牌,掀起全域联动消费热潮。

1.png

以花为媒,彰显地域独特魅力。5月1日 - 5月5日,中国·白水槐花季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启幕。“赏万亩槐花·游慢城林皋·拜文祖仓颉·品杜康琼酿”,活动联合仓颉庙景区、林皋湖、杜康酒厂与槐花美食街,将文化、美食、生态与民俗巧妙串联,推出“华服礼韵 寻字仓颉”“渔乐林皋 垂钓竞趣”等五大核心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共赴槐香之约,全方位展现了白水的迷人魅力。

1746502893169.png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老城焕发新生机。富平老城记忆馆内,新开业的非遗研学工坊成为热门“打卡地”。拓印、漆染、皮影等传统技艺体验区人潮涌动,麦秆编织、糖画、剪纸等互动展位前围满好奇的游客。下午曲艺工坊内的阿宫腔戏曲技艺展示更是座无虚席,让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老城焕发出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506113949.jpg

戏曲与山水交融,创新旅游体验。华阴市迷胡剧团走进华山景区,自然景观与戏曲声腔碰撞出文旅新火花。老腔艺术家苍劲有力的唱腔穿透云雾,与山间松涛共鸣;“流动戏班”穿梭于登山步道,游客转角便能邂逅迷胡经典片段,独特的“限定”假日体验令人难忘。此外,渭南高新区的戏曲专场演出走进乡村,为村民奉上传统文化盛宴,现场喝彩声、掌声不断。

沉浸式演艺与特色活动,增添文旅新魅力。5月3日,大荔县丰图义仓景区的《对话阎敬铭》之“仓廪大典”沉浸式演艺,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历史魅力;潼关县各景区创新活动供给,秦王寨马趵泉景区将地域文化与月季时尚结合,古城景区原创行进式舞剧精彩上演,黄河古渡口景区乐队演唱、NPC巡游互动等玩法多样,吸引众多游客。据潼关县文旅局统计,假期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5.6%和8%,创历史同期新高。

微信图片_20250506114239.jpg

蒲城县精心策划11项文旅活动,部分景区、文化场馆积极参与,同时设立旅游接待志愿服务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假期共接待游客18.87万人次,同比增长7.08%;游接待游客总花费0.8亿元,同比增长8.83%,文旅市场实现量质齐升;澄城县则紧扣游客需求,尧头窑景区免费开放展示非遗魅力,白家河村、龙首坝景区打造网红打卡地,澄城县博物馆提升展览互动性,各类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推动文旅经济发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5亿余元。

这个“五一”,渭南市通过多元的文旅活动,实现了文化、旅游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旅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编辑:佑怡           责编:王越美           终审: 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