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王冬梅)“万亩芦荡,千眼神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走进沿黄公路渭南段,在“蒹葭苍苍”的如梦如幻中,听“关关雎鸠”的声声入耳,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寻觅“蜻蜓立上头”“鱼戏莲叶间”的和谐。在这全省面积最大的河流湿地——黄河湿地中,蓝天共碧水,飞鸟相与还,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湿地之美,更是广袤山川大地靓丽的生态景观。
渭南地处黄河中游,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丰富,黄、渭、洛三河环绕,南北秦岭桥山互为屏障,中部耕地湿地相互交织。据统计,目前渭南湿地总面积4.6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30.8万公顷)的14.9%,主要分布在黄、渭、洛三河河漫滩及蒲城卤阳湖、大荔朝邑等湿地公园范围内。全市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9个,湿地总面积和湿地公园数量均位居全省之首。
近年来,渭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推进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加大退化湿地修复力度,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在自然保护区,确定“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核心区”目标,实施退耕还湿1.8万余亩,恢复退化湿地5000余亩,完成造林绿化2.8万余亩,描绘出一幅幅山水静好、飞鸟翔集的美丽生态画卷。
(二)
大河上下满目新,黄河两岸绿意浓。在习近平总书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引领下,黄河湿地正焕发新生机。
写好治理文章,生态美引来百鸟鸣。“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每年冬天,黄河湿地会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这些“湿地精灵”在水面上嬉戏、觅食,为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黄河湿地也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我国中西部保护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2005年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这几年通过截污清污、清淤疏通、修复水体、美化堤岸等,保护区内水生植物繁茂,碧波荡漾,候鸟翔集,生机盎然的湿地景观重现,湿地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据统计,湿地现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数量在40万只以上且逐年增加。
写好转化文章,山水有情也有价。传统“靠水吃水”式发展,完全依托大自然的馈赠,解决不了高质量发展问题,只有写好转化文章,将“靠水吃水”转化为“靠水发展”,才能让群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渭南积极保护黄河水生态,做足黄河水文章,把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更高的经济收益,发展湿地产业、民俗产业等,构建一城活水生态网,还村民鱼翔浅底好风光,书写着人依河生、河因人美的“生态画卷”,民富、产业兴的黄河新景正在秦东绘就。
写好文旅文章,与绿水青山赴一场约会。生态既是旅游的基础和底色,也赋予了旅游高雅的品质。渭南依托沿黄公路,串联起黄河沿岸的青山绿水、生态湿地、历史文化,全力打造黄河文化渭南新地标。比如,合阳发掘洽川湿地情诗之源的文化价值,通过“生态+文旅”,让湿地公园成为最亮眼的生态招牌,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美丽的大自然,领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
(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渭南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懂得取舍、善于选择,坚定不移保护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水青山也要文化浸润。绿水青山之间,文化是一抹动人色彩。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打造黄河生态风景带,举办黄河文化主题特色研学、中小学黄河文化博览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弘扬黄河生态文化;通过传承利用传统文化和生态资源,打造融合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诗经文化的渭南特色生态文化。
宣教一体呵护共同家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各类活动,营造保护湿地、保护鸟类的浓厚氛围;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倡导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理念,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营造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如果您有时间,何不沿着沿黄公路走一走,游洽川感受湿地秀美、爬华山体验西岳惊险、进潼关聆听金戈铁马、访司马迁祠感受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