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雪域高原见证陕藏情深

发布时间:   作者:刘枫  来源:陕西日报

从林木葱茏的秦岭,到神秘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陕西与西藏阿里地区虽远隔4000多公里、海拔落差4000多米,却因对口支援紧紧相依。

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陕西对口支援阿里地区。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对口支援阿里地区作为党中央交给陕西的光荣任务,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文化等优势,不断加强经济援藏、智力援藏、民生援藏等工作,全力支持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宏的陕藏动人乐章。

“授之以渔”,开辟发展新赛道

8月,阿里地区噶尔县红柳花开、草木含笑,生机勃勃。

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经过几年锻炼,曾经的牧区汉子加布已经熟练掌握绕秧、打茬、授粉等蔬菜种植技术,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在园区工作一个月工资6000元,还能学技术,实在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工作了。”加布高兴地说。

放下牧羊鞭、种上蔬菜,学到技术、领取工资……加布和乡亲们的新生活,得益于陕西实施的援藏产业项目。

来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是陕西省援藏工作队队员想得最多的事。“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第一支撑”是他们的共识。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针对阿里地区地理环境和产业特点,陕西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优势,积极筹措和落实援藏项目、资金,深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小组团”援藏,重点在噶尔县、普兰县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园、农牧科技产业园,推广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现代种植养殖技术,破解了阿里地区群众吃菜难问题,让“瓜果飘香”成为现实,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

开辟发展新赛道,让“输血”变“造血”,才能更好地造福一方。

投入800万元改扩建普兰县西德糌粑加工厂,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141户590人;依托陕西文旅产业资源,打造噶尔县“一日游”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全力完成西藏阿里普兰机场援建任务……陕西精准定位阿里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重点发展方向,振兴一域产业,有力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协调发展。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陕西规划对口支援阿里地区项目66个,总投资5.75亿元,为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智力支持,赋能可持续发展

6月2日,陕西第11批短期援藏的30余名干部人才抵达阿里地区,开展为期8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

医疗、教育、农业……这批经过层层选拔的短期援藏干部人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陕西省人大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人大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并率先实现省市县系统、机构全覆盖。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专长,做好受援单位工作,为阿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援藏干部领队、省人大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副主任任毅说。

作为拥有111所高等院校、1800余家科研机构的科教大省,一直以来,陕西把智力援藏作为重中之重。

30年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陕西先后选派10批368名3年期援藏干部人才、11批292名短期援藏干部人才,以“组团式”等多种形式组织526名医疗人才、120名教育人才赴藏支援。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扎根高原,充分发扬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耕耘美好生活。

从三秦大地到雪域高原,有援藏“新人”,也有把阿里当成第二故乡的“老兵”。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让智力援藏结出累累硕果——

组织阿里地区127名青年骨干教师来陕研修培训,实施“百名陕厨”培养计划,累计为阿里地区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00余名,打造了一支接续奋斗的人才队伍;

全资援建阿里地区第一所标准化学校——阿里陕西实验学校,“以省包校”支援西藏拉萨阿里高级中学,建成陕阿云校“双师”课程网络,实现异地同堂、优质资源共享;

完善“一校帮一院”工作机制,推动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在陕高校支持西藏民族大学学科建设,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

30年援藏,“陕西力量”在雪域阿里持续凸显。通过加大干部人才智力援助力度,陕西在推动两地人员交往、工作交流、文化交融、情感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资金援助与智力援助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助力阿里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聚焦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虽然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但我们村通了电,建了水井、村民活动广场、健身区和农家书屋等配套设施,几年前还通了公路。大家别提有多开心了。”家住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的洛桑占堆老人感慨道,“跟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典角村是阿里地区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典范。2012年,典角村边境小康示范村项目竣工,投资中包含陕西配套援藏资金2060万元,惠及农牧民47户166人。典角村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称号。

民之所需,力之所向。陕西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为阿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把美好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援藏工作开展以来,陕西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帮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完成“三乙”创建,在全国最早启动“以院包科”,建成陕阿医院云端诊疗与指导服务体系,打包移植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168项,填补307项医疗技术空白,实现411种“大病”“中病”不出阿里地区就能治疗;扎实开展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牧区聚居社区建设等工作,大幅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22年底,协调陕煤集团以保供价首次为阿里地区驰援4.2万吨优质燃煤,保障各族群众在高原极端寒冷天气下温暖过冬;建立“小组团”就业服务基地3个,提供定向招聘岗位,吸引阿里籍高校毕业生在陕就业……

从教育到就业,从住房到医疗,在阿里地区,陕西省援藏工作队以实干把援藏成果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心窝里,让满满的幸福感持续延伸。

30年携手同行,30年陕藏情深。

新征程上,陕西将坚定不移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拓展援藏领域、深化援藏内涵,聚焦民生改善、智力支援、产业发展、增进团结等方面,持续为阿里地区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不断谱写新时代陕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陕西日报 记者 刘枫)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