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天天都是读书天(一)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2-04-23
4月23日,我们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在这个关于阅读与书籍的节日里,《文化艺术报》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共同谈读书、谈生活。他们之中,有著作等身的作家,有新闻出版行业的从业者,有教书育人的灵魂园丁,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乡村女性,有依靠阅读放飞心灵的普通工人,还有借助阅读扶智扶志的驻村干部…… 无论何种身份,阅读都在滋养着每一位读书之人的心灵。恰如作家弋舟所说:“喜欢阅读的朋友是有福的,人生如果要找到一个不会背叛自己、永远对自己有益的事物,那一定是阅读。” 退休了也要学习 吴金光(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我1984年到国家民委干外事工作,一直和民族学人类学打交道,但总是感到自己是个行政官员,离真正的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还差的很远。所以,2017年退休后,我认真阅读人类学著作,包括庄孔韶老师的《人类学通论》和高永久的《世界民族纵论》等等,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学术会议,向专家学习并力求和学者打成一片。 《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主编徐杰舜老师我们很早就认识了,我记得是在一次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世界大会上认识的。后来,他把我写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及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刊登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那是我第一次挤进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圈。 我曾陪一位副部长访问澳大利亚,他在网上查询资料看到了我写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及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还表扬了我,说我们应该成为学者型官员。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队伍。这样一支学术品位很高的学术队伍,在人类学中国化的道路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风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将发挥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作用。 (吴金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交流司原副司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阅读从不会背叛你 弋舟(作家、《延河》杂志副主编) 阅读对我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作家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只要觉得开卷有益,就是好事情。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建立起阅读习惯就可以。人类的经验是可以传递的,我们不需要重温几千年来人类面对的各种困难,前人经历了并总结成经验。通过阅读、通过书籍,人类传递着数千年来宝贵的精神经验乃至于自然界与世界斗争的经验,今天的我们可以很便利的从书中汲取应对我们当下生活的经验。每个人都读过很多书,虽然可能很难记清楚每本书具体的内容与情节,但只要读过了它,并且它当时给你带来了感动,它就一定在你的精神世界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一段时间内,读书对普通人起到了娱乐的作用,比如看一本小说,读者在书中能满足自己的娱乐需要。但是时代发展的今天,满足我们娱乐需要的渠道非常多,比如电影、电视、短视频……这使得读书在满足人类娱乐方面的优势在一天天变小。人天性爱玩,会需要娱乐,这时候让你放弃更为刺激的娱乐生活,更安心的读一本书,这就需要“耐烦”。 这些年我参加了很多城市的读书活动,我的直观感受是,相较于北方其他城市来说,西安有浓厚的阅读氛围,它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城市,市民的阅读热情不输于全国经济领先的城市。 喜欢阅读的朋友是有福的,人生如果要找到一个不会背叛自己,永远对自己有益的事物,那一定是阅读。 我们为何要读书 徐步(教授)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三字经》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比动物更善于学习。动物来到天地间,尚且要学习一些基本生存能力,但仅此而已,与“前辈”生活状态几乎毫无二致,千万年如同一年。然而,人不一样,人不仅要求生存,还要求发展,生存与发展都须要经验和智慧,而经验和智慧又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能直接向“高人”求教,固然很好,可是人有时空阻隔,世有代代相隔,幸好人类创造了文字,一些杰出人士可以凭借文字整理其思想成果,形成各种书籍,刊行于世,不仅广受时人关注,亦传诸后世,沾丐后人。这些作者其肉身早已消失,但死而不亡,精神长存。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者,经天纬地,施政爱民,发号施令,恩施于人。立功者,谋事以成,攻城解难,建功立业,解救于人。立言者,寒窗苦读,殚心竭虑,著书立说,普惠于人。如韩愈所言,此三者“孜孜矻矻,死而后已”,以至经史子集,汗牛充栋,终于形成我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并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和教育资源,在滋养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奋斗,护佑我们生活,团结我们民族,保卫我们国家,追求世界大同等方面,几乎无所不在,影响极其深远。 自从孔子删定典籍、兴办学堂以来,读书成人,感天动地,读书做官,议政参政,便成为文人士大夫安身立命之基。是故张横渠呼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此非常之志,必得非常之人。《论语》开篇三句话,可成就“此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及时学习,按时学习, 时时学习,发愤读书,乐以忘忧,不断充实自己,以期成为“圣人”。当学有所成,自成高标之后,声闻四海,便“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八方学子汇集于先生门下,共读经典,力学不倦,含弘光大,蔚为壮观,吾国三千年众多学术流派,俱由此滥觞。“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君子敬德修业,读书明理,上达于天,无论何种境遇,皆能不怨天,不尤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遯世不见知亦毫无愠色,古今读书人大多如此。悟此三句话,可受益终生。北宋学者汪洙说:“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古人把读书而进入仕途,从而实现政治理想,视为人生最高追求,其中虽有贬低其他社会行业之意,然而读书重教,蔚然成风,却幸亏此言所激励。 今天我们读书,当然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读书,同时,读书有成,知识改变命运,万千学子通过“高考”脱颖而出,成为各行业中坚人才,为国家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也因此而实现了个人最大价值,都是因为读书才能做到。 以书法和绘画这两个学科来论,或许有人会说,不过是写个字,画个画而已,与读不读书,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书法,以书写汉字为基础,好像中国人都能写字。但要艺术地书写汉字,其中大有学问,既有丰富技巧,又含深刻道理,若胸无点墨,一般难于达到较高境界。苏东坡告诉我们:“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因此,要进入书法审美境界,惟有多读书。 绘画之中,以山水为难,难在气韵,难在境界。气韵虽不可学,然犹可悟,董其昌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山水画创作观念为“写意”,此意或为“诗意”,乃天地间生生不已之意,含藏于万物之中,如诗中之“隐秀”。亦为画家胸中所养之气,蕴积于心源之内,似文章之“耽思”。因诗文涵养,“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哉!”(清·唐岱《绘事发微》)。中国画雅称为“文人画”,傅抱石解释道:“文学家的修养,高尚的人品,画家的技巧”相结合,就是“文人画”,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也难于合一,这也是山水画大家不轻易出世之原因。 丰子恺说过“人若不读书,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呢?”我们因为读书,提升了品格,丰富了意趣,充实了生活,可以发现自然之美,可以享受人生之乐,可以创造艺术之境。反之,艺术作品可自娱,也可娱人,读书越多,境界越高,使人生活变得更有趣,也更有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徐步,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评审专家) 书报刊亟待加强出版质量管理和检测 王新民(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 此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从小痴爱读书,但故乡大荔农村图书极少,到处寻书看。有幸赶上恢复高考上大学学习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饱读古今中外经典,受益终生。大学毕业从事图书编辑工作,业余读书写作,编辑出版《黄帝传说故事》《延安精神概论》《渭华起义故事歌谣》《平凹游记选》《和谷游记选》《西安旅游资源纵观》等图书;创作出版《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走马书林》《一部奇书的命运》《一本书的故事》等书,工作写作相得益彰,写作使我体会作家创作甘苦,理解作品滋味;工作使我近水楼台先得月,读最新的作品。后调入出版管理部门,编辑《陕西省志.出版志》《西北大区出版史》《出版纵横》《书海》等书刊,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参与三秦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建设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机关书屋等,为建设书香社会、推进全民阅读添砖加瓦。深感仓廪实、知礼仪。 读那些经过沉淀的经典 叶峰(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 我一直比较喜欢读文学类、哲学类、历史类、艺术类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也看科普类的书籍。从年轻时就喜欢看书,到如今这个年龄,生活作息规律了,能够达到每天一小时的睡前阅读时间,周末大部分时间也用在了看书上,一般早起泡一杯茶在阳台看三四个小时的书,一年的阅读量在七八十本书左右。 碎片化时代,我们获取的都是即时、实用的信息,它很难给心里带来触动。但读书不一样,人一生能够发生关联的都是周围的亲朋好友、长久居住的城市,虽然通过旅游能扩展人生、增加见识,但是读书不用费那么大劲儿,却能达到相似的效果。一本书能为你打开一个世界,带你进入历史的世界、艺术的世界,这相当于延展了你生命的广度与深度。 传统的观念认为读书是私事,很多人不愿意跟人分享。但《人类简史》的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曾说过:“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之所以不断的进步就是因为人类不断的交流分享。”他的观点是鼓励分享的,分享对别人有帮助的事,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大家都受益了,这就很好。 商业文明冲击下,读书没有以前那么常态化了,所以当下我们鼓励倡导人们多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要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鼓励大家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坚持读好书,读那些经过沉淀的经典。读书之于“小我”,它能增加知识,又能涵养心智。读书之于“大我”,那便是通过提升自我认知,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主要目标。如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在从事出版物审读工作中也发现,书报刊仍存在良莠不齐问题,亟待加强出版质量管理和检测,提升出版工作者素质和水平,出版更多的内容精湛、设计精美、印刷精良的优秀出版物。同时,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挑战,要进一步加大对纸质出版物和实体书店的支持资助,使新闻出版业有序健康发展。此外,加强版权的保护和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正版光荣,盗版可耻的社会氛围,久久为功,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文化强省亦指日可待。 坚持读书,才能进步 王旺山(作家,文化工作者) “我能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军官,一名记者,一名作家,一名从事文化工作的知识分子,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 “在部队的十几年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精读了好几百本书。”读书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不管多忙多累,总会在睡前挤出两个小时看书。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热闹的城市,需要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 30多年前还在部队的时候,王旺山有了第一个书房,10平米的宿舍,起名“空斋”。“ 那些年,我的确很享受那个空间给我带来的安宁,让我心无旁骛,与我的十几箱子书为伴,静心读书写作而不觉得孤独。” 后来,转业到地方,王旺山有了自己真正的书房,起名“独立书房”。希望时刻能感受到陈寅恪所倡导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鼓舞与激励,让自己能够不断成长进步,成为一名优秀作家。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铁花》就诞生于此。 供职于文化艺术中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王旺山积极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引导开展阅读活动,培养、满足广大群众对阅读经典的文化诉求。同时,创办了陕西省首家大型文化沙龙——故事渭南,坚持渭南人讲渭南故事,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建设美好家园。并且,以渭南非遗展示传习馆为平台,持续开展各类读书、朗诵活动,引导、提高全民阅读水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繁忙之余,读一些书,延伸个人的知识边界,拓展个人的视野,并坚持下去,你就能体会到诗和远方的精神境界。” (王旺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渭南市作协顾问。现任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在阅读中收获爱、收获勇气、收获力量 王化斌(从事乡村教育多年,现为宁强县文联主席,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 春天是读书的好时光。4月,是北半球的最美的时节。唐代诗人韩愈在《晚春》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暮春时节,春天就要离去,百般红紫都想将春天留住,就连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和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住春天的行列。 我们在这个时节开展读书节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春天里花儿希望美好的春光走得慢点一样,热爱阅读的人们总希望读书的好时光过得慢一点。让我们保持一种仪式感,不负春光,多读好书。 这个春季,很多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经历着煎熬和磨难。我想起《爱的教育》书中一段话:“你在街上每次遇到年迈的老人、穷人、抱小孩的妇人、拄着拐杖的瘸子、背着重物压弯腰的人、出殡戴孝的一家人,都要恭恭敬敬地给他们让路,对老年、贫穷、母爱、疾病、劳动和死亡,我们必须学会肃穆恭敬。” 我一直认为,冥冥之中有一只手把灾难的子弹弹无虚发地射向人类,必须有人被击中——承受灾难。这些经历磨难的人和我们,就像战场上的战友一样,他们帮我们抵挡了子弹,我们应该感谢并尊敬他们。在疫情下,我们要做好各自的事情,也要拿起书本在阅读中收获爱、收获勇气、收获力量,去保护我们热爱的大地与生活。 阅读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亓德洲(高级经济师,退休) 摄于兰州黄河母亲雕像 2021年7月 活到老,学到老。退休后总算有了大把时间,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了。历史小说、外国文学、旅游报刊、科学养生,这类书籍都让我们陶醉其中,收获满满。每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脑子里就会呈现出书中描绘的场景,气象万千,曲径通幽,美不胜收。周末有时到省图书馆,去阅读各种报纸杂志和书籍,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种讲座,让人大开眼界,受益良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游,既是白发退休一族的重要生活内容,也是退休后重要的精神寄托。经常看看书,出去走一走,在旅游途中,可以考察和印证书籍中描写的风景,了解景区的人文历史。这样对于健康、养生、长寿都十分有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闲暇时要写出一篇好文章,更是离不开书籍中知识信息的帮助。除了深入实地的挖掘第一手资料外,还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从中获取必要的知识信息。特别是每个地方的年鉴、方志,里面各种各样的信息包罗万象,总能找到相关的蛛丝马迹,然后再去顺藤摸瓜,寻找出文章所需要的信息。 阅读,让我向思考投诚 苏丽(警察,曾驻村工作7年) 在古代有一个美丽的词叫“春和”,在现代有一个美好且颇具陕北味道的词叫“光景”。当“春和”与“光景”叠加对望时,我们的心底自然生出明媚的愿景。 光景 我的新书《光景》是一本从创作到出版仅用时160天,就完成的25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这是我参与中国脱贫攻坚战七年的见证、践行和记录。 “光景”书名的诞生在那年春天的午后。我正在镜前梳妆,突然闪出光景一词。2020年,全民抗疫,脱贫攻坚战战收官,女儿面临高考,我每天的生活是工作的验收总结和家人一日三餐的准备。除此之外的分分秒秒,都给了《光景》的写作,书房的电脑前,颈腰椎疼痛,双腿浮肿,数不清的通宵。创作过程虽然艰辛,但书中的温暖和幸福值得回味,《农家小屋》便是。 如汉大叔是说话幽默,经常蹦出歇后语,但提到自己识字少的时候就低下了头。我在网络有声平台上录制语音节目让他们听,希望通过读书来培养和熏陶农民读者群体。虽然,冷漠的疫情隔离了我们,但一起在线上分享读书的收获和快乐,又让大家感受到了“农家书屋”的珍贵。我一边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边坚持每日读书。既习惯了与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享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共享天地的心灵自由,也理解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精神。想想看,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好光景? 治愈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阅读是疏解忧伤的心灵之药”一说。尤其是对于个人的滋养和疗愈力量,我感受颇深。 2014年8月3日,我被诊断为“声带癌前病变”,需要完全噤声的治疗,否则将有可能永久失声。除了不能开口说话,看上去并不像病人,可是我把内心会变成哑巴的恐惧和痛苦全部发泄到电影《黄金时代》和萧红的《呼兰河传》里去了,从此我对萧红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结束第一疗程后,我便飞到了哈尔滨。行走在能见度不到5米的茫茫大雾中,又辗转近5个小时的车程,一路颠簸至呼兰河县的萧红故居。第一眼望见萧红白玉雕像时,我涕泪纵横!萧红与疾病,与贫穷,与爱情,与写作所做的斗争就在呼兰河的一草一木间,就在她每次的出发前与归来后,往事并不如烟。深夜,我为萧红创作《为你而来》,后来发表在《青年作家》杂志上。 第二疗程开始,我一边做治疗,一边用软笔手抄全文14.4万余字《呼兰河传》。用时55天,共写13册,491页。这是我在治疗期最有力量的陪伴和疗愈。 如果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治愈了我,那么我的《光景》也治愈了贫困户刘付生一家。去年,我把书送给了他的孩子们,没想到孩子们不约而同都写了读后感,班级的同学们也纷纷动笔,这样的阅读和写作的场景于作者而言,是何等的感动,也弥足珍贵。我坚信:《穷若是病 爱可以治》。 晤面 晤面,是见面,是会晤。我把晤面放在即将和大家告别的时刻。因为今天的告别是为了明天的相遇,因为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么,7年脱贫攻坚驻村,23年的警营拼搏和46年的成长蜕变,于我而言,都是千回百转的那一枝,万般温柔的那一簇。时光流转,四季如歌,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书香为伴,她怒放也馈赠。为了寻找生命的光,终其一生,我们行走在漫漫旅途,赏一片风景之地,捧一本好书在手。阅读,让我向思考投诚,阅读让我向文字致敬。 (苏丽,榆林市公安局一级警长,曾担任多年驻村工作队长,后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强继霞(榆林传媒中心记者) 出身农村,差点被定成娃娃亲,父辈重男轻女……如果说出生环境不能改变,那么我能做的便是努力改变自己,通过读书、通过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从小爱读书爱学习,可是小时候,除了课本,几乎没有课外书籍。我就会认真看母亲煮完挂面后扔掉的挂面纸,因为挂面纸多半是报纸包装,只可惜残缺不全。等我上了初中,明显感觉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至今记得那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初中毕业那年,我先后收到神木中学和省级重点中专院校陕西省粮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父母觉得一个女孩子上中专回来就能分配工作,能早点赚钱,就让我上了中专。一年后,父母又听说中专毕业不再分配工作,便没有意愿继续供书导致我面临辍学。情急之下,我写了一纸入学申请书,找到时任神中校长徐宝彦先生,这位生命中的贵人不但收留了我,还给我减免了部分费用,并安排我在高二文科预科班就读,就这样,我又有学上了,虽然只上了两年高中。后来,独自在乡镇府和民政部门共申请了一千元救济款,开启了属于我的大学。幸运的是最终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完成了西北大学的本科学业。 读书除了改变了我的命运,还让我成为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家族里目前有堂弟堂妹两个孩子在西交大上学,去年,还有一个堂妹考北大硕士研究生仅毫厘之差,被调剂到了复旦金融学专业,却因父辈观念和经济原因,没能继续深造。 读书,让我从事了自己喜欢文字的记者职业。工作15年来,获得过全国报纸副刊三等奖、中国报业协会城市党报一等奖以及省市级各类奖项近30项。目前,依然为讲好榆林故事、传播榆林声音而努力。 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滕謇(宝鸡市金台区南坡小学教师) 因为教学的需要,我得时常阅读。 为了教好识字课,许慎的《说文解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字例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字史》是要反复阅读的,这样才能说清要教的每一个字的来历,属于“六书”的那一种,以彰显中华文字丰富的内涵。 为了教好写字课,《历代名帖》、卫夫人的《笔阵图》、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法史》、清代学者撰写的《书谱》也是要反复阅读的(有些还要反复临摹),这样才能上好写字课。讲清楚并能够标准地示范每个字的写法,以彰显中华文字的美学成分。 为了教好选入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当然也需要去阅读许多名家的原著,像《鲁迅全集》《巴金全集》《叶圣陶全集》《老舍全集》《伊索寓言》《左传》《国语》《战国策》《新序》《全唐诗》《全宋词》……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原文的写作背景、节选部分的出处、作者创作该文的艺术及历史价值,才能彰显中华诗文的魅力。 为了教好有些课文中的常识,如“一枝花”(草药名)、“竹箐”(植物名)、“竹节虫”(昆虫名)、“瞪羚”(动物名)、“597.9高地”(军事术语)、“光年”、“蟋蟀弹琴”……则有必要去阅读相关书籍——植物学的、药物学的、动物学的、军事学的、昆虫学的、天文学的等等书籍。 为了工作,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悦”读点亮人生 仝斌(艺术工作者) 比起白天更喜欢夜晚,喜欢它的寂静和清安。沏上一壶茶,坐在书桌前,调试台灯的最佳亮度,开启“悦”读之旅。作为戏剧导演这个职业,阅读便是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更是“体验”不同生活最有效的途径。虽博览古今中外或多而不精,却不得不承认陕派文学对我的影响既深又远。从陕籍作家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到今天党益民的小说《根据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著作的《主角》《喜剧》,青年作家邢小俊的《拂挲大地》等等,书写了粗犷豪放、深沉厚重、内敛细腻、民风淳朴的三秦儿女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从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延安精神”到如今“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新时代精神,让这片黄土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一部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激励着我不为困苦所屈服,不为艰险而低头,不为磨难所吓倒。 读好陕西故事方能讲好陕西故事,以戏剧之名“圈粉”海内外,展示陕西靓丽的名片,这是戏剧本土化、艺术地方化的一种新的追求和探索。见字如面,阅读像跨越时空般的穿越在另一个世界,让“躺”下的文字“站”了起来,如同体验、体会、体味字里行间的时代和人物心理的世界,如同你活了千百遍,又像活了千百年。写下这篇文章时,脑海总浮现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摘自《创业史》柳青)。“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摘自《平凡的世界》路遥)。让我想起,在这文化产品丰富多元的时代,短视频、“鸡汤”文学使无数的人们为它甘做“低头族”,而面对生活的困难,宁做“键盘侠”也不愿用行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或许拿起落满灰尘的书,翻上几页,便得到了苦难的释怀,找到了人生的密码。 (仝斌,国家一级导演,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实验话剧院副院长,戏剧表演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第八届、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剧目奖,中国田汉戏剧奖等殊荣) 阅读,让我创作更自由 王艺璇(西安儿童艺术剧院青年编剧) 陈彦说,阅读就像一棵树,找到了主干就会越读越茂盛。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阅读或出于两种需求,一种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一种是提升自己的技能。无论是功利性的需求,还是主动性的汲取,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性,就是掌握了自己精神和生活,阅读更多,意味着你拥有了更多自由,精神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创作的自由...... 于我而言,剧本创作,不是闭门造车,它意味着,你要在脑海里自己搭建一个有深度、有广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上下求索,从而不断寻找剧本的灵感和积淀,而这个世界的存在和扩展,很大一方面,来自于阅读。 因为现实的接触和感知是有限的,但阅读是无限的,一本书,可以让你纵观古今,也能让你跨越中外,从阅读中所获的知识,都是编剧脑中世界的砖瓦基石,这些东西,一年可能用不到,两年可能用不到,但或许在未来,灵感迸发的某刻,你就能在这个世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剧本的脉络与框架。 “阅读”是静默的存在,它时刻等待着被人们选择,而选择它的人,并不能从中立马收获很多,可它的能量,犹如树扎根于泥土,或许有一天回头一看,这棵树,已然遮天蔽日。 读书是建设自己非常重要的方法 杨菁(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教师) 杨照说:“我们要珍惜读不懂的书。” 此话不假。当你拿到一本书,无论大家对这本书有多么好的评价,可是你读不进去,你不感兴趣,那就不妨先放一放,说不定某天,当你再次打开它的时候,你会惊异于它的思想竟和你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这当然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你在成长。当我们读一本之前读不懂、可现在读起来感觉犹如读自己的老友时,我们的进步便显而易见。 这么多年,我尤其迷恋那种随手在图书馆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的感觉,就像走在茫茫人海,看见自己喜欢的人,就上前打招呼,然后我们可以随意交谈,聊着聊着,突然发现我们彼此很投机,他便会把另外一些朋友介绍给我认识,另外一些朋友又会介绍更多的朋友给我认识。阅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我恨不得动用所有的笔和纸,把他们全都记录下来。 这得感谢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我从初中时代开始就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他们让我养成了使我受益终身的好习惯。现在,我又把这样的习惯不间断地传给了我的学生们。 直至今日,虽然最早的读书笔记已经流失,但是自我从大学以来的读书笔记,已经有厚厚几大本,全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记出来的。很多时候翻看着它们,我的阅读史、我的精神成长历程,一眼便知。最为重要的是,不断翻看它们,熟悉它们,消化它们,慢慢地,它们自然而然就会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从小被教育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要报效祖国。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地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喊着大话长大的。到最后我们发现,想给祖国做贡献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建设自己,而读书就是一个建设自己非常重要的方法。社会是由每个个人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建设好,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变得更好。 (杨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获得第五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原创诗歌奖等奖项30余次,作品入选多个选本。) 编辑:金苗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