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清明公祭 >

千古黄帝陵

来源:黄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 时间:2023-03-25

黄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开创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景仰和爱戴的人文始祖,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因土为黄色而被尊称为黄帝。


早在五千年以前,黄帝率领远古部落先民,以聪颖的智慧、超凡的创造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黄河流域进行了具有改造自然和改造人类双重意义的伟大实践,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和中原各部族;并播百谷草木,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因此,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和标志。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而黄河流域正是抚育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摇篮,在这里书写五千年文明巨章第一页的伟人,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毕生致力于传播文明、消除暴乱、缔造华夏的伟大事业,他为中华文化的创立的杰出贡献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轩辕黄帝,又是一座民族统一的丰碑,在这巨大凝聚力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紧密团结,融为一体,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凭借炎黄子孙这个亲切自豪的称谓,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就会荡起民族情感奔腾不息的波涛,就可以筑成民族团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1 公里的桥山之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官方祭祀轩辕黄帝的活动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特别是秦汉以后,黄陵已成为官方祭祀的场所,2004年起,清明节公祭黄帝陵活动升格为国家祭祀大典。自1997年以来,黄帝陵已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是中国著名的祭祀文化之乡,黄帝陵祭典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陵 区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 。”《索引》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这是关于黄帝陵的最早、最权威的记载。汉代以后,大量的史迹文献表明: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在今天的陕西黄陵桥山并因此而长期被称为“桥陵”,清代毕沅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曾立于陵前。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陵的崇高地位,同时,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这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被镌刻成碑,置于黄帝陵墓前,自此,黄帝陵之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的中部县也改名为黄陵县。

桥山古柏

桥山古柏覆盖面积为81.9公顷,共有柏数八万三千余株,其中树龄超过一千年的古柏有三万多株,是全国最大的古柏群。桥山古柏数量大、树龄长、品种多,是黄帝陵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整个桥山装扮的苍翠肃穆、秀丽幽静。远眺桥山,郁郁葱葱,一片沉沉的青黛色;置身于此,柏香四溢,满目青翠,更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虔诚、庄严的情怀。桥山古柏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重点保护。据文献记载,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宋仁宗赵祯下旨命坊州地方官员,发动黎民百姓在桥山种植柏数,当年就种了1413棵,同时抽调三户人家,免除一切赋税,专职在桥山植树护林。新中国成立后,桥山古柏的安全生长更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切关注,爱护文物、保护古柏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黄陵的守陵儿女更是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极大的心血。


中华世纪柏•泰山五彩石

“中华世纪柏”位于黄帝陵登陵神道东侧,栽植于庚辰年二月初二(公元2000年3月7日) 。据说农历二月初二是黄帝的诞辰日。“中华世纪柏”,聚祖国各地山川泥土载植,拘黄河、长江之水浇灌,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仰慕缅怀和对新世纪的祈福,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象征。在“中华世纪柏”旁,矗立着重达15吨的泰山五彩石,由法兰西艺术院院士陈瑞献先生撰文书写的《庚辰黄帝圣诞志》被镌刻其上。泰山五彩石,喻意我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兴邦治世的责任重于泰山。

陵道·神道

神道和陵道是通往陵园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项目,自1996年4月起开始正式使用。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成。整个登陵道路采用形断意连、曲直相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石阶。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翠柏参天,柏香幽幽,令人心旷神怡。

下马石

位于距黄帝陵约200米的神道与陵道缓冲平台旁,立于明代嘉靖年间,石碑上刻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俗称“下马石”。据说,早在元代泰定帝时期这里就立有石碑,亦称下马石。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是相当严格的,衣食住行等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古代达官显贵出门行路骑马坐轿也都有一定的规制。但是,凡是来黄帝陵祭拜始祖的人,无论地位如何显赫殊要,来到这里都必须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制备祭品,平静心情,毕恭毕敬地缓步走到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仍要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更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黄帝陵园

黄帝陵园位于古柏掩映的桥山之巅,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四周顺依山势,修有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园内古树苍苍,清烟袅袅,庄严肃穆,气势蔚然。陵园共有一进一出两个大门,门两侧为仿制的汉代石阙。东门为陵园入口,称棂星门。


汉武仙台

一进入陵园大门,一座巨大的土丘凸显眼前,首次前来谒陵的人十有八九误以为这就是黄帝陵冢。此台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高24米,上围2.5米,下围120米,台旁立一石碑,上刻“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率领18万大军,巡视北方汉匈边界,威慑匈奴,凯旋以后,为了祭告祖先,夸耀自己的武功,便于归途路经黄帝陵时,驻兵祭祀。同时,为了能使自己如同传说中所说的黄帝一样乘龙升天,羽化成仙,命令士兵连夜筑起了这座祈仙台,后人因此又称此台为“汉武祈仙台”。当然,汉武帝并未如其所愿羽化成仙,但却留下了十八万大军祭黄陵这段历史佳话和历史遗迹汉武仙台。仙台正对陵冢,与之相距45米,恰如一面屏风掩衬着黄帝陵墓。

黄帝陵冢

黄帝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为扁球状土冢,直径为16米,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前立有一块碑石,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乘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滇南唐琦书”。出于对黄帝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人们不愿直言黄帝的去世,希望黄帝的精神永远留在后世子孙的血脉中,于是便有了黄帝乘龙升天的动人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陵最晚在秦代以前就建有祭亭。现在的祭亭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959年,陕西省政府拨款重新整修黄帝陵祭亭,其规模形制延续至今。祭亭宽10米,深6.15米,为明清歇山顶建筑,红柱灰瓦、飞檐起翘。该亭由八根柱子支撑,上部四角卷起,系有风铃,微风吹过悦耳动听。亭内正中有一石碑,碑高4.3米,宽1.2米,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于1958年5月受毛泽东同志委托敬写的。此处石碑文字曾有多次更改,现可考证,清代时为“古轩辕黄帝桥陵”,由陕西省巡抚毕沅所题,民国时期改为蒋中正先生所题的“黄帝陵”,现碑立于1959年。亭柱上有两副楹联,一为:“奠华夏宏大业绩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一为:“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


龙驭阁

龙驭阁,2002年建,位于陵园最北端,是耸立桥山之巅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形式取材于汉代阁楼,造型具有仿木构筑特征。阁共五层,高20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内置楼梯,可供数十人同时攀登,极目眺望桥山胜景和黄陵县城全景。因位置优越,也兼有防火了望的作用。

龙角柏


耸立于陵冢正北的盘龙岗,左右各一株。树身上下,几无片叶,树干盘旋而上,直入云霄,形如兽角,又因位置恰在陵冢背后两侧,故被称作龙角柏。

庙前区

庙前区由入口广场、轩辕桥、印池、龙尾道、庙前广场等空间组成。

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宽130米,进深70米,总面积9100平方米,为不对称椭圆造型,地面由5000余块直径为60厘米至80厘米的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而成,象征着先民草创文明的艰辛和中华民族自黄帝以来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央甬道取形八卦符号,布陈“五行石”。广场东侧是由北斗星造型的七块原石缀成,西侧有四块座石,构成“二十八宿”。远远眺望,整个广场宛如一条栩栩如生的鱼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底蕴。

印池

印池也叫龙池,是利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的,占地300亩,蓄水46万立方米。湖岸四周,碎石铺路,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满山的古柏映入平静清澈的池中,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给黄帝陵恢弘壮观的气势平添了几分典雅秀丽。

轩辕桥


横跨印池的轩辕桥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的仿古灞河桥的墩梁桥,全长66米,宽8.5米,高6.15米。全桥共八跨,跨度为6米。桥面由121根石梁铺就,每根石梁的长度为5.71米,重近十吨。桥的南北有四块桥墩石,桥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日月图案,桥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天地图案,两边桥头各有望柱一对。石桥外形粗犷古朴,堪称近代全石第一桥。

桥北广场


轩辕桥北端的桥头平台为桥北广场,占地1548平方米,地面为花岗石铺筑,东西两侧耸立4.8米高望柱一对,衬托出雄伟壮观的气势。


龙尾道


龙尾道亦用花岗岩铺设,共有九十五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

庙前广场


沿着龙尾道拾级而上便是庙前广场,总面积2800平方米。广场两边是对称的阙门,左右端然而立,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编辑:白枫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