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武汉保卫战中的近千名“陕医军团”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0-02-14
“愿樱花盛开之时,我们可以摘掉口罩自由呼吸。” 2月12日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护士陈萍在武汉市第九医院许下了美好愿望。镜头里的陈萍在全身防护装备下看不清面容,她清亮的声音却给了我们信心,这是来自湖北战“疫”一线,陕西医疗队所有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全力以赴的力量。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武汉保卫战中,近千名“陕医军团”冲锋在前,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1批医疗队共996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刻,用医者的妙手仁心抗击病魔、抚慰伤痛。他们来自我省各地市多家医院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内科、手麻科、护理等多个科室。 他们的身影忙碌在武汉市第九医院、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武昌医院等定点救治医院,也出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和即将投入使用的多个方舱医院,还伏案于湖北省潜江市疾控中心样本检测实验室。 主战场:重症病区和危重症病区 “妈妈,你一定要坚强,有信心!这么多的医生、护士在救你、帮你。你一定要加油,绝对不能放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回家!” 2月12日,医疗队队员、西安市第四医院护士崔林娜一字一顿的读信声从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监护室静谧的病房传出,盖过了机器冰冷的滴答声。这是医护人员给重症患者马阿姨的“每日鼓励”,为她朗读女儿的来信。马阿姨今年62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她躺在病床上,用着无创呼吸机,已经住院治疗20余天。 收到马阿姨女儿给母亲的来信,自2月5日开始,医护人员们就每天轮流给马阿姨读信,鼓励她坚持下去。刚开始的时候,马阿姨病情严重,意识模糊。“虽然马阿姨看不见,但我相信她可以听到,也能感受到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对她的爱。爱可以传递,爱可以创造奇迹。”崔林娜说。 1月26日,我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名医护人员到达武汉。经过防控感染培训以及对武汉市第九医院的流程改造,1月30日,第一批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病区和危重症病区。也就是说,陕西医疗队治疗着这所医院收治的病情最重的患者。 “武汉市第九医院只有8名呼吸科医生,危重症和传染病医生都非常少。疫情发生后,医院被列为定点医院,接诊确诊和疑似病例。目前,这里每天发热门诊还要接诊1200多人,救治压力非常大。”2月8日,第一批医疗队队长、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易智在接受采访时说,“2月8日早上,两个病区共有70名患者,其中有12名危重症患者,每天还会有新的患者进来。危重症患者一般伴有并发症和休克的情况,需要呼吸机支持,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他们从治疗到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重症患者一般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情平稳能够基本自理。” 在易智的讲述中,医护人员在病房中工作的紧张感扑面而来,这是一场考验能力也考验耐力的战争,陕西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接受这考验的同时,拿出自己的真心和爱心,为患者加油鼓劲,让他们精神不倒。 “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去西安看你们!” “在密闭的空间里,顷刻之间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头晕、头痛、恶心,需要不停深呼吸,等憋气感觉逐渐适应了,鼻根和耳根又不堪受压,很快出现疼痛、灼痛的感觉,只能强忍。护目镜容易起雾,大部分队友还戴眼镜,两层雾气的氤氲,只能雾里看花。为了找出最佳视角,我们一个个歪头斜脑,皱眉瞪眼。” “交接完病房,我们要尽快熟悉信息系统,了解所有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查看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必要时作出调整。一名55岁的大叔,呼吸困难尤为显著,各项生命体征都频繁报警。我们反复调整呼吸机参数,追加药物处理,进行胸外按压,应用强心剂,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用尽一切办法希望把他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这是医疗队队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明宗娟在工作间隙的随笔。两层帽子、两层口罩、两双手套、三层鞋套、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这些标准配置在保护医护人员的同时,也需要他们克服诸多不适和不便。无论“铠甲”里的身体是强壮还是瘦弱,在这生死一线的战场上,他们用尽全力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他们有时候会失败,被泪水浸湿眼眸,但他们从不会被打败。 “为国分忧、甘于奉献、武汉加油、中国必胜!”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3名医护人员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驰援武汉。他们出发时,喊出的这句口号就是所有陕西医疗队队员的心声。此前两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带领医院专家团队前往武汉,贡献“陕医军团”的智慧。“必要时打破队伍之间的界限,通过远程会诊同在院的其他学科专家进行讨论,把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施秉银到达武汉的第一天就对医疗队队员说。 在ICU病房,陕西医疗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运用喉镜直视下插管有创通气、CRRT、重症超声技术等,帮助呼吸停止、测不出血压的患者恢复心跳、血压,帮助危重症患者好转脱机、转危为安……经过陕西医疗队的积极救治,已有患者在武汉陆续出院。 “听我女儿说,你们是从西安最好的医院来的,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去西安看你们!”2月11日,一位患者得知医疗队来自陕西时,对医疗队队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白洁这样说。 站好“逆行者”身后那班岗 “朱柏,你要保护好自己。作为组长,你带领11名同志上前线,保护好同志,就是保护好11个家庭。”1月31日,医疗队队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柏在与家人视频时,丈夫郭朝锦对她说。 “妈妈,这是我为你画的,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我好想你,你在武汉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在家会听爸爸的话,认真写作业、背课文、练琴。希望病魔早日消除,你就能早点回到我们身边。”2月8日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医生李晶的生日,共同支援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疗队队友们为她送上蛋糕庆生,远在后方的儿子也为她送上祝福视频。 疫情来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逆行的白衣天使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冲锋在最前线,用身躯为我们阻挡病魔,但他们的平安同样也牵挂着家中亲人的心。担忧、祝福、加油……通过视频、短信,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从后方传递到前方,让他们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心头一暖。 考虑到医疗队队员整体偏年轻,这是他们很多人第一次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医疗队专门为医护人员配备了精神卫生心理科的专家。在接管病区后,一些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经过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他们又重新树立信心。 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怕困难、冲锋在前。省委、省政府要求,各方面要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帮助他们解决好实际问题。省卫生健康委每天都会询问各医疗队队员身体、心理等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得知队员出现腹泻、感冒、眼睛发炎、皮肤磨损等状况,省卫健委立即将常用药品寄往医疗队所在地,同时,联合医院慰问关心医疗队队员家属的健康和生活,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 在武汉前线,当地机构和爱心人士为医疗队提供24小时餐食、全天循环班车和机动车辆、保暖御寒衣物和电器……这些暖暖的举动,是陕鄂两地的情谊,也是两地共同迎战的决心。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