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西安】向世界讲好西安故事 “丝路上的西安”10国媒体 来源:国际在线陕西 作者:柳洪华 时间:2019-09-09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古代的西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曾经的无数辉煌让世界瞩目。如今的西安凭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扬帆出海”,成为世界城市舞台上的焦点。9月9日,一场向世界报道西安的大型采访活动——“丝路上的西安”即将启幕,讲述丝路上的西安故事和西安的丝路故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6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由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承办的“丝路上的西安”外国媒体西安大型采访活动,邀请了日本富士电视台、日本东方新报、约旦环球电台、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印度尼西亚ELSHINTA(艾欣塔)电台、泰国曼谷邮报、阿联酋中阿卫视等多个国家的外媒记者,前往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曲江新区等地采访,开启“丝路合作之旅、产业强市之旅、文化鉴赏之旅”。 “丝路上的西安”外国媒体西安采访活动 设计 陈书明 丝路合作之旅:叩开西安开放之门 自西汉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西安也与丝绸之路紧密交织两千多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发展进入新时期。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在这一“宏大叙事”中,西安再次成为“重要篇章”,核心区的优势与定位使西安的城市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不仅是从国家层面确定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在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也明确提出要“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定位。 中俄丝路创新园 摄影 李欧 西安围绕“一带一路”展开的丝路合作相继开花结果,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中俄丝路创新园成为丝路合作的典范,中方园区与俄方园区间形成了两国合作、平台互动、“一园两地”的新范式,为西安的科技优势转化和“企业出海”开辟了聚集地;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欧合作的火花同样热烈,“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成为西安推动“一带一路”大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大合作的创新探索;而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港内,轰鸣的“长安号”用串联起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通了西安外向型经济的“七经八络”。西安经济正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西安高新区比亚迪新能源产业基地 摄影 吴宇婷 产业强市之旅:触摸西安发展脉络 西安的工业发展与新中国同步,国家布局带动为西安工业快速起步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点工程,到改革开放后的产业调整、协调发展,西安的工业走过了从低层次向中高端、从单一向多样、从无到有再到优的转变。2018年西安工业增加值1874.36亿元。 此外,西安的第三产业也自改革开放后逐步兴起,到1990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1.9%。以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仍旧方兴未艾。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 吴宇婷 在2019年年初印发的《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全面提升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增强对全国经济版图的支撑,即以“3+1”万亿级大产业为主体,围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4大产业板块,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区域上看,西安各开发区已形成东部以临港产业、跨境电商为主的国际港务区,南部以文旅产业为主的曲江新区,西部以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新区,北部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总部经济和现代金融业等为主的经开区,区域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丝路合作的持续加深,会带来要素的流动,必然实现产业的勃兴;而产业的厚积薄发,也将带来城市潜力的释放,反哺区域合作的加深。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剧照 供图 陕西旅游集团 文化鉴赏之旅:翻开西安千年长卷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文化交流互鉴是人文相亲的基础。而之于西安,文化是城市内涵和精神标识,是历史赋予西安的禀赋。 近年来,西安依托历史、文化和山水等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战略,适时打造了“西安年·最中国”等文化旅游IP,“博物馆之城”“音乐之城”效应显现,“中国演艺之都”也已起航……以文化为内核的城市旅游发展之路,让西安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号角愈加响亮。 眼下的西安,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新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品牌的高新区,以印刷包装为品牌的经开区,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浐灞生态区,以秦、唐历史为代表的临潼区,以皇城历史文化和动漫为代表的碑林区,构筑了文化产业发展板块驱动格局。 西北地区第一座国际化标准大剧院——陕西大剧院 供图 陕西大剧院 在采访行程中,外媒记者将围绕“三个之旅”,从高新技术、丝路合作、国际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西安文创、“千年长安”等方面进行多主题采访,深度挖掘西安的地道风物、特色产品、新颖业态……外媒记者可以从参观采访中,将西安形象、西安印象带到不同的国家。 通过本次活动的集中推广和传播,未来将极大的助力西安与其他国家间的文化文明互鉴,助力西安参与跨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融合,以文化认同促进各领域流动,以产业融合促进经贸合作。 本次活动将以“多国一城”的外宣模式,以多国家、多媒体、多主题聚焦和剖析一座城市,将在深刻解读、广泛传播上更具优势。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继续以新中国成立70年和“壮丽70年·见证新陕西”系列外宣活动为契机,擦亮西安名片、打造西安“新贵”,拉近西安与世界的距离。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