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嘉瑞
立夏的时候,关中就有了杜鹃声。
阳历五月的关中,油菜花黄,小麦青青,桐花香远,杜鹃声声。夏天就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杜鹃来的时候,是被春雨润足了嗓子的。重庆修建了三峡大坝后,川陕一带的气候似乎也发生了变化。近些年来,关中的降雨明显增加就是例子。这个春天,春雨也是缕缕不绝。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春季的雨量就是很充沛的。明朝的胡俨精通天文地理,他在《久雨喜晴明日立夏》一诗中说:“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胡俨此诗虽然不是写关中,但能说明早年立夏以前,春天也是多雨的。
从节气上看,“立夏”一般在“谷雨”后半个月左右。“春雨惊春清谷天”,“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一过,雨水就明显增多了。宋人滕岑有诗说:“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梅子酸着齿,麦穗长半腰。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是说“谷雨”到了,冷暖立现,田地里一望,“麦穗”都“长半腰”了——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在关中,“春脖子”很短,春天的关中,的确是“乍暖还寒”。常常是几度春风,忽又间杂着几番冷雨。一直要等过了立夏,天气才像小孩子过了三岁一样,不再胡乱感冒发烧了。而一过了“立夏”,关中地区的气温“轰”的一下就上去了,人们才真切地感到:夏天是真的来了。
五月关中的杜鹃鸟,其实就是关中农人口语中的“算黄算割”。这种鸟的学名应该叫“四声杜鹃”,属于杜鹃科的鸟类,其叫声特点为四声一度,似“gue-gue-gue-guo”。立夏以后,突然的一天,乡下的田野上,就有了杜鹃的叫声。尤其是在天刚亮的时候,这种鸟的叫声十分清脆,传得很远。由于它的隐藏性很好,人们常常只能听到它的叫声,却很难看到它的身影。
关中农人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姓黄的老农,积累毕生经验,提醒人们每年的麦收时节,一定要黄一片、割一片。这样麦子黄完了,也就割完了。不然,麦子黄过了颗粒就容易落,或收割错过了好天气,遇到阴雨就要遭灾。老黄为了提醒大家,于是每年这个时间就四处奔走,不辞劳苦地到处劝说,结果过度劳累,最后累死,化作了一只“算黄算割”鸟,每年这季节就出现在关中大地上,往还地飞着,不停地叫着:“算黄算割”“算黄算割”……他是在提醒农人,“麦熟一晌”,千万不要贻误了收麦的最佳时机!人们听到这样的叫声,突然惊悟:“算黄算割”都叫了,马上就要准备割麦了。
明初四川才子杨基的《立夏前一日有赋》云:“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杨基曾履职于晋豫一带,是说立夏前,旅居在外而“无家”的他,最害怕听到那声声杜鹃了。因为杜鹃的叫声,会让他想起千里之外的家。杜鹃的叫声是清脆的,又有几分嘹亮。当年王维送好友李使君往梓州赴任,他想象蜀地的景物,作告别诗时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此处一个“响”字,极尽能事地描摹了杜鹃叫声的响亮:一个或几个杜鹃叫了,千山万壑都回响着杜鹃的叫声,实乃一字堪绝,闻之千年萦耳。宋人王迈的《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诗曰:“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元人方回有诗:“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可知杜鹃与初夏,初夏与麦收,自古就如影随形了。
初夏的关中,阳光普照,杜鹃声里,麦浪如涛。“算黄算割”的叫声,沿着渭河南北两岸,悠悠飘荡。
如今关中的麦收,早已摆脱了繁重的人力收割,代之以完全机械化的联合收割机,既快又方便。然而去年由于天雨,关中的麦收遭受了很大影响,熟得早的麦子大多遭受阴雨,麦粒发黑甚至出芽。晚熟的品种或者地块,由于躲过了前期的阴雨,侥幸损失较小,侧面印证了“算黄算割”农谚仍旧实用。
五月关中响杜鹃。伴随着杜鹃的叫声,关中的五月,“立夏”打头,开始牵过来一年中最为火热的日子。
编辑: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