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强县”建设!大荔县剧团推动文艺创作与非遗融合,传承戏曲文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5-09-0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日,渭南市大荔县委十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县”的奋斗目标。作为基层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县剧团迅速组织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文艺创作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努力让同州梆子这一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县剧团排练厅里,器乐声声、唱腔铿锵,演员们正全心投入新剧目的排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何满堂不仅一字一句指导青年演员唱腔技巧,还向大家深入传达了市、县两级全会精神。何满堂表示:“同州梆子有其独特的声腔体系,比如女腔中‘咿呀’运用非常讲究。我们要把这些传统精髓传承好、发扬好。” 近年来,大荔县剧团深耕地方文化,连续推出多部广受好评的优秀剧目,包括历史清廉剧《丰图义仓》、古典剧《银镯鉴》、现代戏《黄河岸边枣花香》以及音舞诗画《沃土荔人》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大荔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同州梆子的声腔创新和表演形式拓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何满堂表示,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剧团将落实市县全会精神,推进同州梆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文旅”新模式。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编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讲好大荔故事、传播大荔声音,让文化自信在基层扎根。 未来,大荔县剧团将继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提升创作与演出水平,以实际行动助推“文化强县”建设,让同州梆子成为大荔文化的亮丽名片。 编辑:佑怡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渭南市蒲城县开展“中华慈善日”和“陕西慈善周”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