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华裔学生的“文化寻根”之旅:探秘渭南市博物馆汉字与植物印染魅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5-07-27

1.jp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7月26日下午,渭南市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华裔学生的“文化寻根”之旅。来自荷兰、英国、捷克、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30名青少年满怀对中华文明的好奇与向往,在此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活动精心设计了“草颜花色”植物锤染与“沉浸式汉字之旅”两大核心体验,让华裔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与趣味互动中,触摸中华文明的古老脉动。

“草颜花色”古法印染唤醒史前智慧

2.jpg

在博物馆互动体验室内,讲解员引领学生们穿越时空。通过观察史前人类如何利用自然植物装饰生活器具,学生们理解了古人对美的朴素追求。

1753597774667379.jpg

大家将采摘的花叶巧妙敲打,其天然色素在帆布包上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纹样。每一次落锤,不仅是创造一件个性作品,更是对史前文明的一种探索。


“汉字密码”从结绳到现代文字的文明足迹

81.jpg

汉字演变长廊的探索在讲解员老师的生动讲述下徐徐展开。学生们纷纷化身“汉字侦探”:传话游戏重现了“结绳记事”时期传递信息的不便,仓圣鸟迹书碑与5000年仓颉手植柏的传奇,点燃了孩子们对文字诞生之初的想象。

82.jpg

梁带村青铜器上的神秘金文、甲骨文与现代文字的“连连看”挑战,让冰冷的文物瞬间鲜活,让学生们在符号对照中惊叹汉字的演变。

83.jpg

面对“与华相宜”汉代瓦当,学生们了解到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标题的来源,更理解“华夏”出处与祈福寓意;在了解程邈“隶变”故事后,学生们再次体验隶书的方正舒展,领略汉字书写的革命性突破。

86.jpg

杨素墓志前,工整的隋唐楷书展示了汉字成熟期的法度庄严;清代牌匾上的汉字成了寻宝目标,学生们在辨识中体会汉字在建筑艺术中的点睛之妙。

87.jpg

互动环节中,讲解员巧妙融入学生姓氏或名字的趣味解读,瞬间拉近了古老文字与个体生命的距离。游戏化、故事化的方式,让厚重的历史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沉淀。

DSC_5184.jpg

这场精心策划的博物馆之旅以植物为媒,让华裔学生感知先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汉字为桥,引导他们沿着笔画的轨迹,一步步丈量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程。

当植物汁液在布包上晕染出斑斓图案,当自己的名字在古老文字中找到奇妙关联,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心田。渭南市博物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展示了渭南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华裔青少年的心中铸就跨越山海、历久弥坚的文化认同。活动尾声,华裔学生们还在渭南市博物馆文创中心了解文物衍生的文创作品,体验印章套系打卡。


编辑:佑怡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