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蒲城县文旅局创新“双优化”模式 推动文旅资源普查提质增效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皇甫慧 时间:2025-06-1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皇甫慧)自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渭南市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以摸清家底、科学规划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能普尽普、应普尽普”原则,充分借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验,创新推行“双优化”模式,蹄疾步稳推进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县域文旅资源家底,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理念指引 科学谋划“线路图” 普查工作启动以来,蒲城县文旅局积极谋划,构建“高位谋划+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坚持县级统筹指导、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协调推进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协同推进,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为普查工作的集中领导、组织协调提供充分保障;印发普查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全县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协调会、文旅资源培训会,明确普查目标、范围、内容、时间节点和任务安排,扎实有序推进普查工作。 多维协同 激活要素“资源池” 强化要素保障,聘请县域内文旅专家成立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专家委员会,研究解答全县普查工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安排专项资金为文旅普查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以“创新驱动、全域动员、全民参与”的宣传目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官方媒体平台,发布资源线索征集、普查动态等图文、视频20余条,在景区、镇(街道)等公共场所悬挂横幅20余条,发布征集文化和旅游资源线索公告,大力宣传文旅资源普查的重要意义,不断激发全县人民参与普查工作的热情,营造“人人知普查、人人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 模式创新 实践蹚出“新路子” 优化预目录夯实普查基础。筹备阶段采取“省上反馈、镇上摸底、专家指导、三方普查、专班推动”五方协同机制,积极查阅县志、档案、史书等历史文献资料,走访专家、村民、学者,召开文旅资源专家委员座谈会,全面梳理预目录名单;普查阶段实行“边普查边补充”的工作方法,系统梳理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依托短视频平台挖掘小众旅游打卡点,动态充实预目录名单;整理阶段以各镇(街道)为单元进行“再梳理再分类”,由镇(街道)确认补充,全方位拓展普查广度与深度,全力做到“能普尽普、应普尽普”。优化流程强化各方联动。坚持“全面调查+每日复盘”的工作机制,抽调10名文旅骨干组建普查专班,每日组织技术单位与专班成员召开碰头会,跟进进度、复盘难题,结合外业调查动态补充内业资料,推动普查工作循环提升。同时,构建“专业普查+多方协同”联动模式,由普查专班牵头,每月召集技术公司、专家委员、镇(街道)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镇村“资源熟稔”、专家委员会“审核把关”、技术公司“专业支撑”等优势,破除合作壁垒,凝聚起文旅资源普查合力,助推普查高质量推进。 截至目前,全县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完成全县文旅资源预目录登记工作,共收录文化资源8321处,旅游资源单体696处(其中地文景观11处、建筑与设施166处、历史遗迹196处、旅游购品110处、人文活动116处、生物景观84处、水域景观9处、天象与气候景观4处)。普查队深入全县各个乡镇、村落,已完成17个镇(街道)的701处单体调查,其中市级技术单位审核通过696项,省级技术单位审核通过696项。 据悉,下一步,蒲城县文旅局将按照“全面普查、精准普查、能普尽普、应普尽普”原则,严格对标普查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深入挖掘整理高价值资源,促进“普查成果—项目包装—产业落地”链式转化,推动文旅资源更好保护传承利用,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编辑:佑怡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