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省杂协理事贾博涛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用非遗传承与公益书写青春答卷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齐敏 时间:2025-05-0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齐敏)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了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及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获奖名单。陕西省杂技家协会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的第五代传承人贾博涛荣誉上榜,成为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文艺界代表。这位26岁的“95后”青年,用11年坚守公益事业和创新传承非遗文化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image.png

公益路上的“戏法哥哥”:用魔法点燃希望

 2013年,14岁的贾博涛开启了公益之路。至今,他已累计开展超过530场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过5830小时,为1200多名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传授魔术戏法。在渭南特殊教育学校和困难儿童服务中心,他与师父雷鸣共同开设了“华山戏法公益讲堂”,不仅教孩子们变戏法,更希望他们掌握一技之长。2021年陕西少儿春晚舞台上,他指导的4名特殊儿童表演的戏法节目赢得观众热烈掌声。贾博涛用无数次演出和教学,为困境儿童打开艺术大门,成为他们心中“点燃梦想的希望之灯”。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非遗传承的创新者:让古老戏法焕发新生

华山戏法是华山脚下的文化瑰宝,贾博涛作为第五代传承人,肩负着传承重任。他的足迹遍布渭南70多个乡镇、160多个村(社区),累计开展400多场公益演出,惠及超万名观众。为吸引年轻一代,他将戏法与短视频、直播等现代传播手段结合,让古老技艺触及更多心灵。他与西安高校合作的《国潮幻术诗意展》项目,荣获国际创新大赛金奖,彰显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的蓬勃生机。贾博涛表示“戏法不仅是表演,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递者”,他期望通过现代表达,让华山戏法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符号”。

image.png

image.png

双向奔赴的坚守:非遗与公益的青春答卷

从“中国好人”“陕西好青年”到“新时代青年先锋”,贾博涛用11年光阴书写“非遗+公益”的青春故事。他将祖辈传承的技艺转化为扶困力量,让公益实践成为文化传播载体。在他眼中,戏法是连接传统文化的纽带,公益是触碰社会温暖的桥梁,二者共同构成他的人生底色。“把非遗与公益结合,让更多人凭借技艺追逐梦想”,这是贾博涛的初心,也是他对新时代青年使命的注解。

image.png

以青春为笔,以非遗为墨,这位年轻的“戏法哥哥”在秦东大地上书写着多彩诗行。他用魔术般的创造力,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绽放光彩,更用公益之心为困境儿童编织梦想。正如他所说:“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自己的魔法天地”,而他正用行动让这份“魔法”照进现实,激励更多青年在非遗传承与社会服务中绽放青春光芒。

 

编辑:文平           责编:林夕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