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渭南:优乡村治理体系 展乡村振兴新颜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颖 时间:2025-04-2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颖)4月2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就渭南乡村治理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发布。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正县级督察专员庞军博作主旨发布,韩城市板桥镇、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社区、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等县(市、区)发布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农业局.jpg

据悉,渭南市以“三治融合”为纲,以“四个提升”为路径,推动乡村治理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所谓“三治融合”,即自治为本,让群众成为治理主角;法治为纲,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德治为魂,以文化浸润凝聚人心。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人,全市所有行政村落实“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行“一约四会”治理架构。积极推动“法律进村入户”,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深挖渭南“家风家训”“红色文化”等资源,举办“乡村春晚”“非遗展演”等活动200余场。

“四个提升”为抓手,探索善治新路径。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网格化水平。创新“党委+功能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下沉到治理网格中,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创新模式,提升解决治理难题的能力。治理的关键在于以党建引领凝聚共识,以制度创新破解难题,以群众参与夯实根基;改革赋能,提升乡村治理的支撑力。坚持“消薄”与“培强”并举,创新实施“十大模式”,建成覆盖10个县区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盘活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6.2万份、涉及金额8亿元;数字乡村,提升乡村治理的幸福指数。开展“凝心聚力 助美乡村—2024渭南乡村振兴数字赋能行动”,加快推广数字乡村平台使用,为乡村治理提供信息助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渭南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涌现出一批直击痛点、破解堵点的治理模式。如:韩城市板桥镇“文化聚力焕新风”,以“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市场运营”发展文化产业,乡风文明显著提升;合阳县东马社区“红色基因赋能基层善治”,立足永丰战役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融入治理实践;富平县新庄村“五治融合”,从基层党建、产业升级、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等五个方面入手狠抓乡村治理;华阴市晓鹏村“四社一站”“农兴社”“科技社”“民安社”“村风社”“急助站”分工协作,形成全链条治理格局;潼关县太要镇“巷子议事会”,以“收集-协商-落实-反馈”闭环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临渭区“五步决策法”,构建“议题确立-街镇审核-民主表决-组织实施-监督公示”闭环机制,确保权力透明运行。

目前,渭南市乡村治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治理”转变。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达247个,群众从“等靠要”变为“主动干”,真正成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从“粗放低效”向“精细智慧”转变。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全覆盖,线上办事“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生活垃圾处理率、卫生改厕率分别达95%和82%,村庄从“脏乱差”变身“绿净美”。从“局部试点”向“全域推进”转变。14个镇村入选国家级示范镇村,23个镇村获评省级示范镇村,4项治理模式入选省级典型案例,“渭南模式”在全省推广。

下一步,渭南市将持续深化“三变”改革,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推广资源发包、资产参股、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等四种路径,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数字乡村,让治理更智慧、服务更便捷。推动建设村级智慧治理平台,持续拓展线上服务事项,强化为民服务水平。擦亮文化品牌,让乡风更文明、乡村更和美。打造“红色研学”“非遗传承”示范带,持续培育文明村镇,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编辑:佑怡           责编:姜琼           终审: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