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榆林府谷:候鸟逐年增多 生态稳中向好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娟 时间:2025-04-2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樊仲森 马宇强 韩义)近年来,榆林市府谷县坚持植树与治水相结合、固沙与修复相协同,大力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富民等“六大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蹚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来到孤山川,映入眼帘的是两岸干净整洁、花草吐绿,“鸟中国宝”黑鹳等候鸟在河中悠然游弋,光亮的羽毛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黑鹳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物种’之一。这几年,来我县迁徙定居的候鸟一年比一年多,今年监测到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黑鹳、白鹭、白天鹅、绿头鸭等10多种。”府谷县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杨绿园说。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默默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用双手守护母亲河的碧水清波。“我在黄河边长大,作为志愿者,经常去黄河岸边捡垃圾。爱护黄河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民杨荷仙说。

拦沙坝工程是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这两天,在清水川野麻沟中型拦沙坝建设现场,十几台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工人师傅们有序进行土方开挖、坝体填筑等作业。

“这个拦沙坝坝型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坝控流域面积3.27平方千米,设计总库容89.36万立方米、拦泥库容60.56万立方米、淤地面积8.52公顷。”府谷县野麻沟拦沙坝项目经理姬乐说。

在有效降低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黄的同时,拦沙坝的建设对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哈镇王梁沟中型拦沙坝是2022年建成的,现在坝控流域碧水清波,过去河床裸露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过去天旱的时候,人连吃的水也没,现在天旱的时候还能浇地,还建了鱼塘,鱼也能卖了,我们还有点收入,挺好的。”哈镇王梁沟村村民林纯说。

2021年到2024年,府谷县实施拦沙坝139座,可拦截上游泥沙3257.87万立方米,工程达到淤积年限后,可新增淤地面积445.84公顷。

矿区修复治理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全县53家矿山企业按照“地质灾害除险+生态系统重建+生态产业植入”的生态治理模式,开展采空塌陷区修复治理工作,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约211平方公里。  

国能三道沟煤矿出资3000多万元治理的庙沟门镇西尧沟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几年治理,昔日的采空塌陷村变成了现在的“山头林木覆盖、中部瓜果蔬菜、底部特色林果”的和美乡村。眼下正值时令果蔬养护、成熟期,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梳理西瓜蔓,打掐黄瓜枝;果园里,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摘购买。

“现在樱桃已成熟上市,西瓜、黄瓜、香瓜已开花上架。每年可为村民带来3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庙沟门镇西尧沟村大棚管理员王社说。

西尧沟村不断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建成的5000多亩高标准农田、31个大棚、400多亩果园进行科学化管理经营,每户村民每年可有一万多元的红利,真正实现生态修复与生态富民的双赢。

如今,走在府谷县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看到最多的是“绿进沙固生态美”,听到最多的是“久久为功逐绿行”。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95.13万亩,草地面积220.07万亩,湿地面积1.61万亩,林草覆盖率达58.21%。与此同时,府谷县聚焦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累计完成76家厂矿企业、9条运煤道路的环境综合整治;围绕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目标,完成7户兰炭企业节能改造、35条原镁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推进城市建设与生态改善协同发展,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56平方米,县城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增加3平方米以上。

“今年,我们将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减碳降耗攻坚战‘三大战役’。”府谷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总工程师王高峰表示。

 

编辑:夏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