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走好群众路线 用活“枫桥经验”——榆林政法机关传承红色基因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时间:2024-12-12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群众说事、法官说事、干部说事,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设立就地化解矛盾的“说事堂”,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找说法”。此后,“说事堂”从一地走向全域,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

警网融合、在线调解、即时反馈,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派出所创新推出“云调解·共治圈”机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形成高效便捷、多方参与、线上线下共同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今年7月2日,全省深化政法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榆林召开,榆林市委政法委、市中院、榆阳区委政法委和神木市发改局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榆林市委政法委、榆阳区委政法委、子洲县人民法院和神木市价格认证中心获评“全省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为走好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榆林政法机关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入手,构建基层治理“一盘棋”,形成“三端四防线五机制”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榆林“遍地开花”。12月4日至5日,由陕西省委政法委组织的“平安中国建设之陕西实践”调研采访团走进榆林,深度探访榆林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实践。

一、坐得端 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多亏他们的帮助我才顺利拿到了赔偿款,我送锦旗就是为了表示感谢。”12月4日,在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综治中心的“说事堂”,村民张某说。

6月13日,张某忧心忡忡地拿着起诉书找到了综治中心隔壁的绥德县人民法院郝家桥法庭庭长张保华,诉说其与同村村民王某因地界问题发生冲突,致使其受伤住院,医疗费花了9000余元,但王某不肯出医疗费。

“双方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张保华说,考虑到这些,在征得张某同意后,将案子委托给人民调解员郝志忠进行诉前调解。

在郝志忠多番调解沟通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王某一次性向张某赔偿医疗费等1万元。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乡村‘小案’的背后,不仅关乎法理的公正,还关乎邻里乡情。我们把矛盾化解在‘说事堂’,总好过邻里乡亲对簿公堂。”看着那面写着“悉心调解为民办事 能动司法替民解忧”的锦旗,郝志忠说。

只有善于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在堵点源头求突破,才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在绥德县各镇、村和社区设立的“说事堂”有357个,化身“说事员”的人民调解员除了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群众炕头“说事”,还采取网络接收、走访收集、网格传送、信件投递、群众来访等多渠道“接事”,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前,“说事堂”已成为该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金钥匙”。

绥德县政法干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作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是革命老区以实际行动奋力弘扬红色司法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2023年,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说事堂”邻里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满堂川镇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二、很“拴正” 良法善治落实在全域

“春还早,小院数青芽。雾霭迷蒙含细雨,墚塬索瑟漫黄沙,才放一枝花。”12月5日,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党委书记段彦飞深情地念了一首词。

“这首《忆江南·早春》出自我们鱼河湾村的一名重度脑瘫患者之手。”段彦飞介绍,作者胡少杰是大河塔镇“拴正人家”的帮扶对象。今年8月,胡少杰猝然离世,生前捐赠了器官,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生命。

行政执法工作聚焦的绝不是一纸文书,而是民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唯有心怀群众、因地制宜,才能灵活施策、精准执法。近年来,榆阳区大河塔镇逐步建立起了“拴正人家”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村、组、户、党员干部、驻地企业争相“拴正”的良好局面,将环境美、产业强、治理优、增收快、人拴正、户担当纳入其中,提出了“拴正人家”星级积分管理机制,对具有模范作用的好行为予以积分奖励,对不良表现进行鞭策整改。该镇把“拴正人家”作为考核硬指标、发展风向标,形成线上线下拴正联动,治理服务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枫”向。

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起 “拴正人家”,段彦飞如数家珍。“拴正”是陕北方言,意指干净利落、整洁,也指为人本分、正派、公道,是村民向上向善向美的美好向往。

榆林市榆阳区用“拴正”模式打造全域“拴正”,用地道方言办地道的事,将柔性、理性、人性融入执法全过程,让广大民众感受执法温度,让基层群众切实体会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带来的实惠好处。

三、行得稳 多元治理联动在云端

走进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派出所,办公室里的民警们时而敲击键盘,时而翻阅资料,时而接通电话。

“这是我们的‘云调解·共治圈’新机制,几家政法单位可以在一个平台共同远程调解矛盾纠纷。群众有了麻烦事,直接线上就能处理,不仅调解流程快了,过程也更透明了。”12月5日,马蹄沟派出所所长钟延亮自豪地说。

今年9月,马蹄沟派出所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公检法司参与、社区(村)支持、社会组织及群众等多方参与的“云调解·共治圈”矛盾化解新机制。子洲县政法机关凝心聚力、多方联动,旨在深耕共建共治的“基层田”,推动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数字化改革的“冷技术”焕发出服务群众的“暖力量”。

“我们通过搭建线上调解平台,匹配调解员,在线咨询,进度跟踪,结果确认,实现矛盾纠纷的远程、即时调解。”民警杨亚新说。该机制不仅提高了调解效率和便捷性,还整合了多方力量,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多方共治的基层治理生态圈。

在“庭院”说事、在“田间”释法、在“村头”调解,榆林政法机关用实际行动读懂基层治理这本厚重的“无字书”,他们脚下沾满泥土,头顶旭日朝阳。

编辑:俞林           责编:姜琼           终审:赵梓希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