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西安三部门发布2025年重点规划:锚定500亿招商 发力XR与微短剧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成艳妮 时间:2025-04-1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成艳妮)4月1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副局长任伟、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伟明分别介绍了2024年工作成效及2025年重点规划。

111.jpg

西安市招商投资合作局: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

2024年,西安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全市实际使用内资1311亿元,增长15%,超目标任务5个百分点;实到外资8.77亿美元,增速高于全国增速5个百分点,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全市签约亿元以上合同项目553个,总投资3436亿元,其中工业合同项目264个,总投资1730亿元,占比50.3%,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此外,还推动了250个优质招商项目纳入省级“四个一批”项目库,占全市比重57.5%。一批重大项目如美光封测扩建、克诺尔轨道交通系统一体化生产基地等顺利开工,宜家购物中心、立邦新型材料西北区域生产基地等建成,为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西安市招商引资工作将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招商新模式。在招商重点方面,将聚焦重点产业链,编制《西安市重点产业发展及招商指南》《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拟定近远期招引目标,推动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模式融合发展。同时,利用丝博会、进博会等重大平台,加大交流合作。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赴日韩、欧盟以及阿联酋、巴林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拜访目标企业,拓展进资渠道。在服务保障方面,将研究制定《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用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和评审办法,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

任伟介绍,今年第一季度,西安市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成功签约了比亚迪系列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项目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同时,与博世力士乐、西门子、LG电子等“老朋友”继续深化合作,还迎来了IWG集团、娃哈哈集团、谱尼测试等头部企业的持续加码投资。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为西安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安市场监管局:强化维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2024年,西安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形成知识产权领域“国字号”双示范建设格局,“全球创新指数”持续攀升至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食品安全连续10年、药品安全连续8年、质量工作连续5年获评全省A级等次。扶持“个转企”、行政执法标准化“西安模式”、“互联网+综合监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等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2024年,西安市市场监管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强市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2025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超介绍,2025年,西安市将巩固和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持续加大“个转企”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同时,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规范应用首违不罚、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三项清单”,让企业轻装上阵。

其次,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西安市将加快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线上联通、线下协同,持续开展“业务帮企、技术助企”等活动。优化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和对标达标行动,加大质量品牌培育力度。

2025年,西安将在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方面实施共建突破。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完善行政刑事、司法行政、知识产权仲裁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在优化提升消费环境方面,将推动健全消费维权共治体系,拓展消费密集区域“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面,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2025年,西安将全领域推进执法标准实践应用,优化服务型执法措施,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智慧市监(二期)”项目建设,完善“网格化+智慧化”监管模式。

西安市数据局:打造智慧城市 大力发展XR、微短剧等数据内容产业

2024年作为西安数据事业的“改革元年”,西安市数据局完成组建,并成立了数字西安集团,搭建起符合西安本地实际的数据工作“四梁八柱”,在数据赋能政务、经济、民生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5年,西安市数据局将在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推进等反面持续攻坚。将重点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扩充政务云信创资源核心数至4.5万核以上,实现党政机关千兆网络100%接入,打造全市一体化算力体系,推进政务算力达到30P。同时,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以公共数据的高质量数据供给支撑各部门应用创新。其次,抓好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试点任务,建成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底座,提升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大规模跨域融合开发利用能力;并加快实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及效能提升,在“i西安”APP上新增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

西安市将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牵引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加快推动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发展,加快信创产业能级,布局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同时,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XR、微短剧等数据内容产业,做强数据标注和数据安全产业,争取第二批国家级数据标注产业试点示范城市,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其次,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新模式,打造典型用数场景,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并打造支撑数字经济产业繁荣发展新生态。

智慧城市建设是2025年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西安市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编制《数字西安总体规划》,加快构建城市感知、智能终端等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融合算力、算法、模型、数据等基础底座和智能要素,加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视频资源整合、物联感知汇聚、综合短信发布等公共基础支撑平台。2025年年底前,基于四大平台建成智慧交通数字底座,打造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提升特大城市智慧治理水平。

在答记者问环节,张伟明详细介绍了智慧交通数字底座的建设情况。该底座将整合现有分散在各部门的交通数据资源,构建智慧交通数据资源池及多维数据标准体系,全面感知城市交通运行脉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I大模型等新技术,聚焦交通流量预测、运行态势评估、恶劣天气预警、事故隐患研判等领域,会同各行业部门共建交通大数据模型集,有效支撑路网规划、拥堵治理等场景创新应用。同时,“i西安”APP将融合接入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一体化出行服务,打造数字化出行助手,满足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


编辑:梁飞燕           责编:晓佳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