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今年关注啥?文化提案抢“鲜”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青 时间:2025-01-17
1月15日,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开幕,来自32个界别的560余名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民生福祉,积极建言献策。今年,委员们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文化建设领域的优秀提案,跟着本报一起抢“鲜”看。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郭线庐: 建设“儿童友好型”博物馆 作为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郭线庐经过扎实、详尽的调研,今年他的提案将目光聚焦于少儿美育领域。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轻松便捷地逛博物馆,让其成为更多孩子的“第二课堂”,他建议在全省博物馆中加快制定推广展览展陈中儿童展示空间相关设置的规定,以满足儿童群体的客观需求。 郭线庐表示,目前陕西省博物馆面向观众主要还是集中于文物陈列与展览展示,在博物馆展厅环境营造、展示形式与手段、体验方式上对儿童群体普遍缺乏应有的关照,像是展览的图像与文字编排、展品陈列的尺度、展示信息的解读,主要还是以成人视角、特性进行设置,这种现状降低了儿童的参与感。 “我发现很多博物馆展品陈列的高度都比较高,孩子们看不到,这样会让他们失去观展的乐趣和兴趣。我建议1米到1.2米之间的展示高度,比较适合儿童参观。”郭线庐建议在陕西全省博物馆中加快制定推广展览展陈中儿童展示空间相关设置的规定,特别是出台关于博物馆展陈内容的引导、图形与图像、文字应用、可视尺度、色彩及灯光等方面针对儿童观众的具体要求。 当前,陕西全省博物馆数量由200余家增长到360余家,年均参观人数从3300余万人次增长到7200余万人次。在全省博物馆总参观人数中,青少年儿童群体占比达25%以上,因此推动这一举措的实施,将有利于把展示场馆转变为学习课堂,把文物展品变为学习教材,达到拓展教育项目、知识共享和成果传播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儿童的潜能开发,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国音协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飞林: 推广陕北民歌 提升城市文化形态 陕北民歌,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陕北地区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广陕北民歌,提升城市文化形态,是尚飞林今年的情怀所系。 从黄土高原到世界舞台,如今的陕北民歌已成为陕西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中国地域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当前,虽然陕北民歌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仍面临不小的挑战,比如在城市化进程中仍面临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创新发展乏力等问题。对此,尚飞林认为,推广陕北民歌不仅关乎其本身的传承与发展,更对提升城市文化形态、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挖掘与保护、拓宽多元化传播渠道、加大教育与传承力度、加快文化融合与创新……”尚飞林告诉记者,今年自己的提案从四大方面入手,提出了组织专业团队对陕北民歌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建立详细的民歌档案和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拓宽传播渠道,在中小学开设陕北民歌选修课程,推动陕北民歌跨界合作,在城市公共空间设置陕北民歌主题装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标,将陕北民歌融入当地旅游项目等一系列建议,旨在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推广陕北民歌,留住根脉,提升城市文化形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媒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文艺鼓舞人心的作用,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将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基层、送到人民中去,让群众共享陕西文化事业发展成果。”尚飞林说。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苗阜: 加大对民营剧场的扶持力度 “上座率和票房逐年下滑,相声演员纷纷转行,像青曲社这样的民营剧场现在都比较困难,希望政府或相关部门能够给我们一些政策上的帮助与扶持。”苗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当下面临的困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中国传统曲艺——相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民营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据苗阜回忆,这几年走进剧场听相声的人越来越少,上座率明显没有2020年之前好,一方面是大家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更多了,另一方面也和从业者自身有关,比如创新力不足导致“爆款”作品变少、大量的优秀演员人才流失,还有相声这种形式也比较考验观众的耐心,“一场演出动辄要三个来小时,很多人坐不住就提前离场了。” 伴随着上座率下降,随之而来就是演出场次变少和相声演员的收入下滑。苗阜表示,特别是去年感受尤为明显,青曲社票房几乎是对半“腰斩”。“前些年市场火爆的时候,青曲社每家店的年平均营收在1000万上下,去年一下子下降到500万,这个感受是相当明显的,而且这个现象在全国都一样。我们青曲社有将近200人,体量全国排第二,要养活这么多人,这些票房远远不够。行业不景气导致不少相声演员都转行,如此循环往复,不利于相声行业的良性发展。” 当下,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们今年也想做一些这样的尝试和探索,比如相声和音乐、戏剧等多方面的跨界融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青曲社这块金字招牌屹立不倒,推动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苗阜说。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编辑:子墨 责编:林夕 终审: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