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让文艺之花为时代和人民绽放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0-10-15

让文艺之花为时代和人民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

640.png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六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六年来,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情抒写奋进新时代的火热实践,倾力描绘中国色彩、讲述中国故事,创作出众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三秦大地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陕西日报特约陕西文艺行业领军人物讲述六年来的体悟和成绩,全面展示陕西文艺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

8~%4DTBQ1S6MP24QUZ_VWRS.png


640 (1).png


任宗哲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的使命任务和重大意义,为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着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丝路文化等文化资源,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新时代的文艺号角,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弘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说。

近年来,我省文化艺术战线屡获佳绩。任宗哲表示,我省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内生动力。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活动;推出了话剧《麻醉师》《柳青》《平凡的世界》,舞剧《丝绸之路》《传丝公主》《门》,歌舞《兰花花》,秦腔《家园》《关中晓月》《司马迁》《关西夫子》,民族音乐《永远的山丹丹》等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实施了艺术创作项目制、一市一精品工程、“从长安到罗马”舞台艺术创作工程、“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等重大文化项目,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创作人才。

任宗哲认为,陕西文艺创作的不断繁荣和发展,让文艺工作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不但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更是有情感、有温度、有筋骨的优秀作品诞生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把自身的工作融入群众的需求之中,文艺创作、文化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进一步团结全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致力于讲好陕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让优秀文艺作品硕果累累、层出不穷。


640 (2).png


吴丰宽 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这些话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立场、价值及应有的温度。情深而文挚,当文艺工作者的心与人民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文艺作品才会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才会拥有传之久远的生命力。”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说,“近年来,省文联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全省城乡、企业、重点建设工地等,感受追赶超越中迸发出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火热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陕西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省文联组织了近百场‘文艺助力脱贫攻坚’演出活动,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人民群众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典型事例和奋斗精神,还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街区村户慰问演出,既送文化又种文化,举办了《脱贫故事》摄影展、《小康,小康》美术作品展、脱贫攻坚新创歌曲演唱会等,出版了《陕西快书讲陕西故事》作品集等,这些作品都写出了人民内心的丰富体验,思想的普遍关切,生活的时代风貌,显得血肉丰满、生气灌注。”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2014年开始,省文联策划了《大秦岭·中国脊梁》文艺系列创作工程,出版了相关书籍,打造了大型交响乐、舞蹈专场及书画、音乐等专题展览展演,百米画作长卷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展出陈列,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秦岭所包含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省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各门类的作品竞相迸发。“省文联在线上推送作品3000余件,举办多场线上综合文艺汇演,帮群众带货,宣传陕西特色产品,我省多幅宣传招贴画上了中央媒体的公益广告。疫情缓解后,我们举办《大疫之记》摄影展、书画展,组织文艺小分队慰问抗疫英雄和坚守重点工作的建设者。”吴丰宽说,“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就是要身入、心入、情入;文艺要热爱人民,就是要爱得真挚、彻底、持久。我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中,思想和作品都得到了升华,近年来,有30多项(件)文艺作品获得全国大奖,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640 (3).png


齐雅丽 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

■“陕西作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秉持文学初心,进行了踏实认真、负责担当、积极向上的文学创作。六年来,陕西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路遥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和‘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被誉为‘文坛劳模’的贾平凹,连续推出《老生》《山本》《暂坐》等长篇小说,受到文坛极大关注;著名作家、剧作家陈彦的《主角》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弋舟的小说《出警》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青年作家不断成长,多部作品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展示了新一代文学陕军的勃勃生机。加快陕西文学走出去,越来越多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不少作品入选全国性的精品翻译工程。文学精品的改编产生巨大反响,《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一号文件》《大秦帝国》等多部文学作品被改编为话剧、戏曲、影视剧等。”省作协党组书记齐雅丽说,“陕西作家心系民族命运,关心时代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社会发展记录者、思想精神捍卫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的积极姿态,宣传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普及科学防疫知识,讴歌抗疫一线医护等人员的英雄事迹,用文学创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仅省作协就收集各类作品3000余篇(部),对传递抗疫正能量、提振人民精气神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文学依然神圣。文学陕军永远驰骋在奋进的征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们要努力把作协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好,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贴近人民,走进新时代、创作新作品,用丰硕的文学成果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齐雅丽说。

640 (4).png


肖云儒 著名文化学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已经发表六周年了,六年来,讲话的精神正在转化为文艺创作和文艺传播的成功实践。作家、艺术家的责任感、时代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觉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批批好作品问世,一个个文艺新军后浪推前浪涌现。”文化学者肖云儒说。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面对新形势,我省大力加强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文化传播规模、内容、手段、技术、影响都实现了飞跃,传播水平显著提高,为凝聚人民群众力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肖云儒表示,由于有了迅捷、生动、无所不达的新的传播观念和手段,文艺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合,创作者、作品和欣赏者如此默契的呼应是前所未有的。

肖云儒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文艺要进一步发扬陶冶民族精神和人民情操的作用,重视并提高作品的质量,便显得十分重要。好题材是好作品的基础,但不能最终决定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作者应该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在艺术创作上立大志、树高标、沉下心,才能打磨一批能够体现社会美、思想美、艺术美的作品;作家对生活的深度发现和思考,才有可能转化为感人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读者的精神营养。

六年来,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执着于作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成为陕西奋进新时代征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期盼更多的好作品问世,好作品就是力量,是民族精神的强大动力。”肖云儒说。

640 (5).png


高建群 著名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六年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崭新图景,我省作家艺术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一步深入生活聚焦现实,潜心创作深耕不辍,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六年中,著名作家高建群出了四本书,每本书都是厚重之作。2017年出版《我的菩提树》,2018年出版《大刈镰》,2019年出版《我的黑走马》,2020年出版中英文对照本《来自东方的船》。其中,《来自东方的船》以东方文化为题眼,通过对少数民族风俗、历史遗迹,以及历史上中国的对外交流,为读者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文章写到精深处,年龄熬到老迈时,朋友们评价高建群的创作激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回答说:“再不疯狂就老咧。”

2018年,在陕西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活动中,高建群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横跨亚洲和欧洲,跟着车队走完全程,在路上做了13次演讲。他近期写完了一部书,名叫《丝绸之路千问千答》,该书是那次丝路之行的收获。高建群告诉记者:“沿着这条古老道路,我一路记录着途经的欧亚国家、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在时代生活的激流里,一个作家需站在高处,拥有高尚的价值追求,并自觉通过手中的笔,以形象生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摒弃浮躁、潜心创造的创作信念深入人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成为文艺界共识。“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出一批优秀作品的诞生,而我上述创作成果,是这些创作的一部分。”高建群说。

640 (6).png


李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艺术家是用作品说话的,作品是艺术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艺术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认为,精品除了有时间的检验外,还有一个内在质量的考量。精品艺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因此,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是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内核,也是一个以创作安身立命的文艺团体所应追求的方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说,“近年来,省戏曲研究院坚持‘精品立院’的发展原则,出人、出戏、出成果,创作演出了秦腔《再续红梅缘》《路遥的世界》《关西夫子》,碗碗腔《杨贵妃》,梅花版陕西地方戏曲《生命的光芒》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多年来,省戏曲研究院秉承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属性,立足陕西,辐射全国。在城市市场,院剧场连续13年坚持开展“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累计演出近4000场,给农民工免费赠票十余万张;在农村市场,坚持深入基层,送戏下乡,年均演出600余场;在全国平台,积极践行陕西文化“走出去”战略,传递陕西声音,宣传陕西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省戏曲研究院作为中华文化的使者,走出国门演出,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戏曲艺术之所以千年繁盛就是因为其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我认为,新时代的戏曲工作者,就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写作,精品创作来自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为人民服务,精品创作奉献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李梅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戏曲工作者,我们要不负重托,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用心、用情、用功讴歌新时代,唱响新史诗,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歌唱中国人民、凝聚中国力量。”

640 (7).png


贾平凹 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

■“六年前,我当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非常振奋。今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心情依然是久久不能平静,深切感受到讲话精神历久弥新。”说到那次难忘的聆听,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仿佛又回到了六年前的现场,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之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时代的使命和声音需要有优秀的文艺作品来表现。六年来,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执着于作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成为陕西奋进新时代征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文化是一个民族鲜活而真实生活的反映,文艺是烛照国民精神的灯火,每个民族在每个时代都会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新文艺。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创作,为生活而高歌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定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深入到乡村院落、城市街巷、农民工屋舍、留守儿童学堂,才知道中国的大地是什么样,中国人民的生活是什么状况。

贾平凹数十年来,把自己深深地根植在秦岭深处,深刻了解贫困山区的党员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用手中的笔抒写时代、讴歌人民、歌唱祖国,创作出了《秦腔》《带灯》《古炉》《老生》《山本》等大批优秀作品。他说:“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学创作者,就是要进一步激发文学使命感,以最大的真诚和最大的热情投入为人民写作的文学事业中去。整个社会关注文学,信任作家,鼓励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而作家们树雄心、立大志、有抱负、有担当,上下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一种态势,聚集一种意志,努力去攀登文学的高峰,不负人民,不负时代,做一个人民作家。”

640 (8).png


赵季平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对今后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创作原则等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作为这场座谈会的参与者之一,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更加坚定了我始终坚守的为人民创作艺术精品的原则。”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说,“六年来,我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主动肩负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音乐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文艺采风活动,描绘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凝练改革发展彰显出的大国精神,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并由此充满激情地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新时代风貌、中国精神的音乐作品。”

2015年,赵季平带领崔炳元、韩兰魁、赵麟、杨一博等中青年作曲家深入秦岭,走访其中的崇山峻岭、人文古迹和普通百姓,由此创作出了交响音画《大秦岭》,成为第一部用音乐描绘秦岭千年文明积淀的艺术作品;2016年,他携手景建树、张坚、韩兰魁、房晓敏等七位作曲家,创作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套曲《丝路粤韵》,以七个篇章充分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2017年,他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首演,这部作品是用西方协奏曲体裁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尝试,目前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了国外观众的欢迎;2018年,他从中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探寻中华文化的根源,创作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风雅颂之交响》;2019年,他与词作家屈塬合作,以讴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建设祖国的巨大成就为主题,创作了艺术歌曲《一路走来》……

回顾这六年的创作历程,赵季平说:“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自身音乐创作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心中始终将‘艺术为了人民’的文艺创作信条摆在首位,自己的作品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爱。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层次学术高度,为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提升全民审美水平,创作出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有影响、可传承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640 (9).png


郭线庐 陕西省美协主席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多年来,陕西美术界广大艺术家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主动肩负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开展了一系列促进陕西省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艺术实践、艺术创作、展览与展示、学术研讨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说。

郭线庐表示,首先,我省的广大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对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更在弘扬文艺创作主旋律,坚持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来进行文艺创作方面不懈努力。六年来,我省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他们通过文艺采风活动,描绘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充满激情地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新时代风貌、中国精神的艺术佳作。其次,我省在美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近几年,我省努力培养和推出了一批日渐成熟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在各自的创作领域,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精品力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优质的精神食粮和喜闻乐见的新颖内容,取得了思想与艺术的双丰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积极行动,动员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抗疫作品,充分表达了广大艺术工作者关爱医护人员,情系国家、情系民族的真挚情感。部分精品佳作还在国家级媒体上广泛播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郭线庐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省广大美术工作者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在提升艺术创作水准、艺术创作思想性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搭建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平台。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层次学术高度,为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提升全民审美水平,创作出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有影响、可传承的优秀美术作品,为陕西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640 (10).png


朱尽晖 西安美院院长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之际,美术界吹响的嘹亮号角,就是通过坚定的文化自信、昂扬的时代精神、精湛的艺术语言,展示文艺铸造灵魂、弘扬精神的引领力量。”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说,“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革命精神的营养熏陶,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期,各行各业都将目光聚焦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也提出更高要求,人民更是期待文艺的崭新面貌。作为中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术的灵魂是中国精神,中国美术的家园是中国文化。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用精湛的艺术振奋民族精神,不仅是美术创作者、教育者、传播者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共同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我省众多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投身到生活与艺术创作实践的第一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此同时,省美协、西安美术学院积极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开展文艺采风活动,通过感悟人民群众新时代的精神所在,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新时代风貌、中国精神的艺术佳作。

“六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美术发展已经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崭新图景,从德高望重的前辈艺术家,到崭露头角的艺术新秀,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美术创作者们,坚持传承、融合、创新的担当精神,不断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将理想信念化作精神家园,扎根人民群众的生活沃土,根植传统文化的文脉给养,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脉搏。一批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坚守民族文化根脉,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扎根人民生活,弘扬美学精神,不仅使人真切感受到审美享受、精神愉悦、情操陶冶和思想启迪,还通过蓬勃向上的现实画卷,展现民族文艺的丰富意蕴,展示追梦圆梦的伟大征程,以昂扬的旋律鼓舞人心,以壮阔的丹青画卷,为新时代中国美术谱下生动注脚。”朱尽晖说。

640 (11).png


刘远 陕西省剧协主席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话剧表演艺术家刘远,回忆起六年前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时,依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刘远介绍:“六年来,陕西戏剧推出了诸多精品佳作,秦腔《易俗社》《司马迁》《李白长安行》《大秦将军》《项链》《洛源书生》,豫剧《秦豫情》,碗碗腔《李十三》,话剧《柳青》《麻醉师》《张富清》《天下第二碗》以及由我担任主创和主演的《终身成就奖》,儿童剧《我们是秦俑》等大批集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为一体的作品,为陕西文艺赢得了荣誉。六年来,省剧协积极服务基层、狠抓创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剧本荒、创作难、人才少等瓶颈问题,集中有效资源密集推出各项活动,为戏剧繁荣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如陕西戏剧创作研修班、小戏小品展演、小梅花荟萃、校园艺术节等活动,惠及全省众多基层戏剧从业者与爱好者,促进陕西的戏剧创作队伍不断充实壮大。”

“我省广大艺术家们从我做起,积极参加文艺惠民活动,在乡舍村头为群众送去了欢乐和艺术大餐。卫小莉、张涛、李小青等先后斩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为陕西剧坛增光添彩。”刘远表示,“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戏剧舞台上耕耘,更进一步为人民服务,不断创作出观照历史、聚焦现实、展现时代风采、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以鸿鹄之志,为时代为人民,用心用情谱写戏剧华章。”

640 (12).png


陈建贡 陕西省书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始终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前进动力和文艺航线中的灯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建贡说,“近年来,我省书法家协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2019年,在省委宣传部及省文联的部署指导下,参与主办了陕西省第六届书法篆刻临作展。为办好2019陕西书法大讲堂(第四季),省书协还特别邀请了陕西书法百青人才、书法专业博士、西安美院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来自全省的500余名书法爱好者,进行了辅导讲座。2020年,省书协在省文联领导下,组织多批次的省文联书法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工矿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军营以及安康市汉阴县和岚皋县、汉中市西乡县、商洛市山阳县等地为书法爱好者举办多场书法讲座,为群众书写春联和书法作品7000余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省委宣传部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在省文联的领导下,省书协立即展开了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主题创作宣传活动,组织各地书法协会、行业书法协会有关抗疫内容作品2100多幅,艺术形式涵盖书法、篆刻、刻字。随后,省书协把来稿作品细化为篆刻、自作诗文、自作对联等专辑,分为24期公布宣传,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为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修养,省书协还开展了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为西安高新第六小学、西安铁五小等六家学校,举行了教育联合体书法教育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并同时为书法师资缺乏的学校,选派了书法家进行书法培训工作。在关学大儒张载诞辰千年之际,由省书协、省教育厅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张载千年祭——陕西省第三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旨在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此外,省书协主办的纯学术性刊物《金石研究》,以及面向全体会员和书法爱好者的刊物《陕西书法》,已经受到业界的好评和欢迎,为提升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及影响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题字 牟怀斌 文字记者 李向红 张家祯 图片记者 李向红摄 部分为陕西日报资料照片)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