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陕西女作家杨晓景著作权案胜诉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败诉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虎山 吴汉兴 时间:2020-05-1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李虎山 记者 吴汉兴)   陕西延安籍女作家杨晓景著作侵权案历时一年尘埃落定,5月4日,作家杨晓景收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寄来的终审判决书,判决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作家杨晓景的著作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作家杨晓景诉求的律师费、公证费、损失费13800元得到支持。

作家杨晓景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陕西分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文学艺术百人计划签约作家,就职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多年来,杨晓景在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逾百篇(首)。2016年,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反映黄土高原女性在艰苦岁月中支持革命的长篇小说《小脚 》,在老区引起强烈反响。

这次被被侵权的散文作品《红纸上的中国字》,最初发表于《西部散文选刊》2017年第1期,曾参加陕西省延长县“我的延长·我的年”文艺创作大赛,荣获文学类一等奖。

2019年5月23日,杨晓景在网上发现,自己2017年春节期间创作的散文《红纸上的中国字》,被缩减后以阅读理解题和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学科网的组卷网、道客巴巴、百度文库、第一文本库、文档库、淘豆网等十余家网站。她仔细查究,发现文章最早出现在学科网的组卷网(2018年5月4日),来源是【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文中未署作者姓名,也未注明出处。该网站2019年1月22日,上传的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也含有相同的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文中同样未署作者姓名。2019年1月26日上传的【市级联考】湖南省长沙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中也使用了未署作者姓名的《红纸上的中国字》。杨晓景还发现,自己的文章在网上出现后,凡是用户下载、使用相关试题组卷,均需付费。

经详细分析,杨晓景确定自己的作品被他人侵权并用于谋取利益。她打电话向陕西省作家协会求助,时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创联部部长王晓渭获悉情况后,即刻向杨晓景推荐了西安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玉苹律师。王律师擅长解决著作权纠纠纷,其根据案情,建议对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组卷网所属的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和道客巴巴网站提起诉讼,并担任了上述两案一审阶段的代理律师。两案分别于2019年11月19日、12月6日在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道客巴巴一案经过庭下调解与杨晓景和解。

在一审中,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被判侵权成立,同时赔偿杨晓景诉求的全部经济损失以及维权费用。后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上诉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2020年4月15日,陕西省高院网上开庭审理此案,开庭前北京凤凰学易网仍未停止侵权。 经陕西省高院网上开庭做出终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一)项、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十七项条第(七)项、第四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二)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作家杨晓景的著作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作家杨晓景诉求的律师费、公证费、损失费13800元得到支持。

5月4日,作家杨晓景收到陕西省高院寄来的终审判决书,省高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维持原判。


红纸上的中国字

作者:杨晓景   首发:《西部散文选刊》2017年第1期

除夕早上一起床,我爱人就开始忙着贴春联,他边贴边夸儿子的毛笔字有长进,比去年写得好多了。餐桌上铺着一大堆红纸,有福字,也有对联,有去年写的,也有今年写的,分别运用了行、楷、隶、篆等字体。儿子这次为了向亲人们汇报学习情况,一共寄回来九副春联和九个福字,从晚上十点钟一直写到凌晨两点。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内门中央菱形的红纸上遒劲大气的福字和餐厅的挂历上面端庄雅致的福字,感觉家里顿时充满了节日的喜气。虽然儿子还没有回家,但是透过这些字,他已经用亲情把我们这个三口之家紧紧地凝集在一起。

看看儿子的字,再想想自己丑陋随性的字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的内心充满羞愧。

记得小时候刚开始学写字时,我们是用铅笔在有米字格的本子上练习写正楷,后来简化成纯方格的本子,再后来只有横线没有格子,写字的工具也改为钢笔了。但是在小方格里的书写经历却对我印象最深,“横平竖直”“左低右高”“外方内圆”等规则牢牢地刻在我的脑子里,影响了我一生的书写习惯。可能是因为当时写得太用心、太用力的缘故,成年后,除了正楷,我再也没有学会其他字体。规规矩矩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如此严苛的人生观也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有了书法课,教的是楷书,先是描红,然后临摹。柔软的毛笔比钢笔富有弹性,使用起来也更灵活,但是却不如钢笔那么听话。我很喜欢这门功课,每星期都盼着用毛笔写字,可惜到五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终止了,感觉挺失落的。

上初中时,有一次班里举办书法展览,我惊讶地发现,除了楷书外,中国的汉字其实还有很多种写法。比如,我的同学李霞就会写“篆书”和“隶书”两种字体,她从小在爷爷的指导下练习书法,水平自然比一般同学高。篆书的笔画不像楷书那么生硬,柔韧中透着几分灵秀,字形更加接近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谦卑、从容的身影,更加接近充满烟火气息的生命活动。若用印章拓出来,则像剪纸一样,把一方水土的文化、一个灵魂的内在轻巧地映在纸上,飘逸中又透出几分厚重。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草书狂放大气自由洒脱的书写风格,在跌宕起伏变幻无穷的线条中,人的天性得到解放,独特的个性也得以张扬。

虽然我很喜欢书法,但是由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不仅毛笔字没有练成,钢笔字也写得十分勉强。在儿子没有学习书法前,家里的春联要么请人书写,要么直接买印刷品。

春联,其实就是过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在我们老家也叫对子,除了少数人家因家人过世需用黄纸或绿纸书写外,一般人家贴的都是红对子。门上的对子自然是用来撑门面的,没两刷子绝不敢造次。字写得好不好只是其一,内容好不好也很重要,关键看写对子的人文化水平高不高。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般只会照抄书上的内容,真正有文化的有心人都是自己编写。在农村挨家挨户读上一遍门上的对子,每家的精神气文化气马上就了然在心。

第一次从春联里感受到文化魅力是在1980年我八岁那年的春节。之前因为年纪小不识字,过年时只对吃喝玩乐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慢慢地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当时我和家人是在外公家过的年,同辈人中我年龄最大,头上的几个姨姨有的读初中,有的读高中,都比我有文化。

除夕早上,我在阵阵鞭炮声中起了床,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一眼就看见门前挂着一个纸糊的大红灯笼,三面土窑洞的门框两边整整齐齐地贴着三副红对联,内容大体是春回大地风调雨顺吉祥福禄之类的话,看笔体应该是哪位姨姨写的,美丑暂且不论,笔迹倒还工整。我转过身来一抬头,在院子当中的老槐树上看到一张红纸条,上面用黑色的毛笔字龙飞凤舞地写着“抬头见喜”四个字。我的心怦然而动,就像真的被人告知即将碰见喜事一样兴奋。我走到散落着花炮纸衣的磨盘跟前,惊讶的发现磨扇上也斜贴着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白虎大吉”。“白虎”二字把这些貌似温顺的农具狰狞的一面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此满怀敬意地虔诚祷告,似乎让与之时时较量的庄稼人暂时放下了紧张的心情,进入了安逸祥和的修整期,同时也预示着他们又重新鼓起勇气,准备信心百倍地在神灵的护佑下平平安安地再大干一年的决心。

有意思的是,就连圈着牲口的木栅栏门的两侧也贴着红对子,其他的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两边分别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个字相互对仗。出了院门,大门上贴着一幅更宽更长的对子。不知道哪个调皮鬼在正对着大门的柴垛上也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出门见喜”。而我恰好在推开院门的那一刹看见了那几个字。那是有生以来最美好的一天,头顶的天空很蓝,阳光照在身上格外温暖,虽然还看不到桃红柳绿的美景,但是春天已经住进了我的心里。

同样的感受在2013年的岁末再次重现。不过,与多年前那个春节不同的是,在我的心底不仅涌动着温暖和快乐,还有澎湃的激情和朦胧的希望。因为通过一年来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我已经隐约地感觉到文艺创作者的春天即将到来,依靠诚实劳动默默打拼的普通老百姓的中国梦不再遥远。于是,我编写了这样一副春联:清风徐来吹暖窗外残枝冻土,花香入梦催开心中万紫千红。

三年多来,徐徐清风一直伴随着我,依次吹开心中埋藏多年的梦想和愿望。特别是2016年,我的散文、诗歌先后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搁置了11年之久的长篇小说《小脚》终于出版,我本人也入选“陕西省优秀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最让我高兴的是,就在不久前,痴迷书法艺术的儿子也接到了中国美院的录取通知书,年后就要开始他的追梦之旅。

都说年是辞旧迎新,是喜庆团圆。然而,今年的这个年对于我们双方父母的大家庭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圆年。我爱人弟弟一家在汉中没有回来,我父母和妹妹一家四口则在杭州,外甥女诗意远在美国求学。一想到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十六岁的外甥女孤独地行走在异国他乡,把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深深地埋压在心底,我的心里就有一点点难受。

儿子乘坐的从杭州到延安的火车是十一点三十分到站的,就在他即将出站前的几分钟,外甥女诗意突然在微信群里上传了好几张照片,满眼都是红红的对联和福字,还有一张张青春快乐的脸庞,有黄皮肤的,白皮肤的,还有黑皮肤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大洋彼岸的事情,迫不及待地点开来仔细看。照片中有的拍的是诗意落落大方地在给美国学生讲书法课,有的拍的是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在诗意的指导下认真地书写春联,有的拍的是诗意站在人群中央,自信地微笑着做出“V”的手势,周围的学生兴高采烈地举着略显生涩的福字和春联向镜头展示。还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一起吃中餐过中国年的情景。浓浓的年味从远方飘了过来,心中的缺憾瞬间被喜悦和自豪填满。

诗意激动地用语音说,她刚刚在美国加州成功地举办了一场写春联写福字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上百名外国人参加,他们对中国的汉字和书法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少学员还显露出很高的书写天分。诗意从小跟我妹夫学习书法,具有比较深厚的书法功底,曾经多次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不过之前她只是作为参与者进行表演或参赛,而这次则是单枪匹马作为组织者在国外搞活动。我不得不对这个小家伙刮目相看,赶紧挑了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附言:中国书法好拉风!

全家人看到后都很高兴,鼓励诗意继续努力,把中国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朋友们也纷纷在手机上为她点赞。

接到儿子后跟他说起这事,他也情不自禁地为妹妹竖起了大拇指。

“爸爸妈妈,前几天我也做了一件让自己感到超赞的事,你们猜是什么?”在回老家延长的路上,儿子坐在车里兴奋地问道。

贫乏的想象力告诉我这个答案是不可能猜出来的,不过为了不扫儿子的兴,还是乱猜了一气。“不是,不是!哈哈,我骑着自行车绕了好几条街,在一个拐角旮旯的旧书店里买到了三本已经绝版的书法理论书籍,全是正版的,质量很好,价格还不贵。”他把书递到我手里,我大致翻看了一下,的确是质量不错的正版书。

他说由于自己知识储备量太少,与书友们交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于是便下定决定利用假期恶补一番。

他先从魏碑说起,给我们讲了一些书法常识,然后又谈到书法中涉及的文化知识。他说佛教跟书法其实有很深的渊源,通过了解,他已经改变了以前的偏见。

“佛教并不是迷信,它包含很多哲学思想……人们总是在生病了,或者遇到困难时才来拜佛,把佛祖神化成一个万能的存在。其实,佛祖并不能给人们解决任何问题,它既不会保佑人们平安健康,也不会让人无缘无故地发财,他只是帮助人们正确地看待一些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佛教讲求因果报应,你做了善事,积了德,这是因,福佑自然会来找你;你心怀恶念,做了坏事,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遭到报应,这就是果。所以,佛教能够引导人们做严于律己、一心向善的人。”

他说前段时间刚刚参加了一个南方人的葬礼,感觉非常震撼。南方人去世后,家里人不花钱请乐队在大庭广众下表演劲歌热舞,借祭祀之名大肆铺张浪费,而是从寺庙里请僧人为亡灵超度。一个木鱼、一个铃铛,伴奏非常简单,但是唱诵的声音却极其悦耳。特别是每到一个段落结束时,铃铛恰到好处地发出“铮”的一声长鸣,余音袅袅,异常空灵。

在喧闹的世界里奔波了那么久,能够在庄重安详的气氛中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让人何不向往!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汉字在不同地域不同气质的人笔下会演绎出那么多婀娜的姿态,在感叹南北文化差异巨大的同时,更加认识到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一想到年后不久儿子就要远赴书法之乡——杭州,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滋养,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

儿子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说他回延长后要抓紧时间把送给好友张家豪的福字写好,因为明天他就要回美国上学了。张家豪是儿子的小学同学,现在美国常青藤大学上学,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目前正准备申请考博。他也是外甥女诗意的榜样。

“妈妈,你那本书还有吗?”儿子说的我的书,是指我的长篇小说《小脚》。

“有啊,你要干嘛?”

“我想把你的书和我的福字都送给张家豪,这样比较有意义。”

“你一定要告诉他,这本书写的就是我们延长县的历史,延长县的人。”

“嗯。”

下午儿子和同学匆匆见了一面后回到家里,拿回一张形态非常逼真的昆虫素描。那是张家豪花了八个小时画的,他从小学画画,水平很高。

我问他张家豪收到礼物后什么反应。他说家豪很喜欢,还说一定会认真拜读我的作品。

而我只想对这些远在他乡的游子们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身居何位,过年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让亲情回家,让思念回家,让文化回家!

编辑:金苗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