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让《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寰宇——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背后的陕西力量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0-05-11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今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再次让航天事业引起举国关注。

回首往昔,“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凝聚着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奋斗与艰辛。在这支光荣的队伍里,也闪耀着许多在陕工作的专家的身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采访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老专家,聆听他们艰苦奋斗、奉献拼搏的故事,感受航天人汇聚能量、推举梦想的风采。

李忠祥: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现在,李忠祥仍爱看书看报,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现状。 记者 张斌峰 摄

1970年4月24日,当“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时,李忠祥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那泪水,是李忠祥对自己200多个日夜技术攻坚的最好奖赏;那泪水,是无数航天人“千磨万击还坚劲”后的甘苦自知。

李忠祥是参与解决“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难题的老专家之一,曾担任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质量副厂长。4月23日,记者对李忠祥进行了采访。

为三级发动机“问诊”

李忠祥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他说:“我经历了国家从弱小到强大,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过程,这跌宕起伏的几十年,我过得很值!”

从参军到复员,再到分配至老五院工作,那段岁月,年轻的李忠祥满腔热血,发誓一定要为祖国作贡献。到703所工作后,他一刻也没放松过,逐渐成长为所里的技术骨干。

1967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李忠祥正在办公室改图纸,室主任突然来找他,说有一个紧急任务,要他即刻启程去沈阳。李忠祥不知道,这一次他原本以为的简单驻厂任务,却为他一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保密要求,他并未被提前告知细节。到了沈阳111厂后,李忠祥才知道是火箭三级发动机壳体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且该厂技术人员无法解决,只能从北京请专家们前去“会诊”。

了解得越多,李忠祥越觉得这次任务不简单。当时,室主任因为其他工作被调离,李忠祥便独自承揽了这个棘手任务。

半年多治不好“老毛病”

进驻111厂后,李忠祥第一时间到车间现场查看问题壳体。他蹲在地上仔细翻看壳体碎片,发现之前生产的壳体在进行地面试验后,均出现了低压爆炸问题。他随即与现场工人沟通,了解加工工艺,认为当时采用某合金结构钢作为焊丝使用时,强度偏高,容易脆裂。李忠祥立即建议更换焊丝的材料。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找遍了整个111厂也只有一种铬钼合金钢材料可替代。随后,李忠祥在现场盯着工人重新加工,将与壳体同材料的合金结构钢更换为铬钼合金钢。

经过改制,新的一件壳体加工完成,很快就进行了再次试验。然而这次试验还是以爆炸告终。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给李忠祥泼了一盆冷水。

那年夏天直至冬末,李忠祥与工人一起在车间待了半年多。他们在厚度仅为2.3毫米、直径770毫米的壳体上不断调整工艺方案、改进加工方法,产品废了不少,可效果还是不明显。按照以往,如此薄的壳体只需要单面焊即可,可不论是哪一种材料,都逃不过低压爆炸的“老毛病”。当时,加工现场笼罩在一片试验失败的乌云下,气氛紧张且低沉。

屡败屡战终解难题

屡次失败,并未打消李忠祥的积极性:他白天“泡”在车间里,与工人不断地试验改进工艺路线,晚上加班加点仔细研读技术文件,编写工艺方案,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壳体质量问题。

回忆起50多年前的场景,李忠祥如今仍历历在目。那时国家航天事业刚刚起步,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技能工人,都不得不面对困窘的工作条件。他说:“我们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经过不懈努力,李忠祥改进焊丝材料并采取双面焊的方法,但低压试验失败的壳体焊缝根部粗糙,硬状态焊容易出现焊接裂纹,经受不住与爆破压力相近的试验压力。他便和工人们着手清理焊缝根部,将其表面磨平,再通过不断试验逐渐加厚焊缝,增加其强度。经过双面焊接的壳体,焊缝应力减轻,效果良好。200多个日夜废寝忘食的努力没有白费,试验终于取得成功,李忠祥圆满解决了壳体质量问题。两年后,火箭三级发动机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九霄,中国航天开启了新的征程。

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资料照片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时,李忠祥和妻子激动得落泪不止。“她独自带着幼子那么辛苦,成功也属于她。”那一刻,李忠祥夫妇二人相互望着对方,笑意盈盈;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停留在最幸福的时分。

李忠禄:国家需要 我就去做

每当看到火箭模型时,李忠禄就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记者 张斌峰 摄

神秘的外太空,是人类永恒的向往。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震撼了全世界,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给予报道。

“我记得,当时的《真理报》连续报道了一两个星期,整版都是苏联的卫星什么时间通过什么城市……”4月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86岁高龄的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老党员李忠禄回忆道。

翻译转行干工艺

李忠禄,航天钣金工艺专家,曾多次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干100天,决战长二捆”二等功等荣誉。

1955年,北京211厂生产液体火箭,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毕业的李忠禄在这里为苏联钣金工艺专家做翻译。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成为钣金工艺专家奠定了基础。

“第一枚火箭搞得最艰难。没过多久,苏联专家就离开了,剩下的只能自己干,我们一定要争口气!”在人员不足的当年,李忠禄放弃翻译工作主动投身钣金事业。来到熟悉的钣金车间,他充满信心。

“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是党中央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作出的全面部署。李忠禄作为众多科研人员之一,为完成“上得去”这一任务日夜攻关。

燃烧室喷管是李忠禄和同事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车间制定了三套方案,冲压成型被认为是最可靠、最保守的方案,由李忠禄负责。由于零件较大,发动机喷管扩散段成型难度最大。李忠禄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从1961年6月到1967年3月的13次试冲,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锥形零件要变成一个曲线,一部分肚子要鼓起来,一部分要凹进去。一个零件四个变形区,两端口上还要‘收紧’,要确保收缩、涨形尺寸完好、质量不变是技术的核心。”回忆起当年的技术难点,李忠禄记忆深刻。

经过7个月的不断改进,李忠禄抱着不成功不罢休的念头,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把这种“变形”调节好了。这是李忠禄正式成为钣金工艺员后参与的第一个技术攻关项目。

攻关路上一波三折

火箭二级发动机的喷管扩散段长度和直径都比一级大许多,到底采用钛合金材料还是玻璃钢材料,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面对新的挑战,李忠禄继续前行。设计员决定先用钛合金板材做试验。一天中午,车间设计、工艺人员及工人齐上阵,因为钛合金比不锈钢弹性大很多,需大家合力将板材放在滚床上滚压。李忠禄在后侧稳定板材,由于视线不是太好,他的手套被卷进了机器,手指也被带了进去,他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操作滚床的师傅赶紧停机,万幸的是,李忠禄手指没有被压断,只是掉了一块肉。

“再多几秒钟,后果不堪设想,还好老师傅反应快,救了老李。” 李忠禄妻子至今心有余悸。

短暂休养后,李忠禄重新投入工作。他白天深入一线“泡”在车间,实时了解工艺参数变化,晚上召开例会,分析统计数据,摸索变形规律。

“只要认真,就一定能找出合适的办法!”李忠禄坚信。顶着巨大的压力,经过不断试验,钛合金方案取消,玻璃钢方案通过,一切按计划投产。

我的人生没有白过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点火升空,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而此时,很多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人并不知情,这其中就包括李忠禄。跟他一起的同志、工友都是通过电台广播得知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才知道自己参与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助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了,也才知道原来自己承担了这么重要的任务。李忠禄高兴得从床上跳下来,激动地欢呼着,几乎一晚上没有睡觉。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李忠禄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一直恪守“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信念,什么问题都看得开,什么都不怕。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靠一个人不行,那是多少万人在做努力。能贡献一份力量,我的人生没有白过!” 李忠禄说。

记者手记

致敬首星 感悟初心

50年前,当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时,无数中华儿女在欢呼跳跃中热泪纵横。那次成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自信与骄傲,孕育着亿万群众的希望与梦想。

50年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成功,翻开了中国人民遨游太空的新篇章,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胸襟与魄力。

在今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官宣,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问一号”,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果断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老一辈科学家和广大研制人员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克服艰难险阻,突破技术难关,取得了伟大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核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这一个个影响巨大的成功中,中国打破了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为各项事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继续创造新的伟大成就,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也许是一种巧合,本次记者采访的两位老专家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忠”字。当初,他们正是凭着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创造了奇迹。

致敬首星,感悟初心。现在,我们更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立自强、拼搏奋进,创造新时代的中国奇迹。

延伸阅读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1967年,我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将第一枚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直径为1米,重150公斤,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这颗卫星的任务,是为中国今后发展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预报等各类应用卫星奠定技术和实践的基础。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东方红一号”卫星便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随着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量从起初的150公斤增加到173公斤,远超世界前4颗卫星的总和。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