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论科技的力量 陕西“C”位凸显 来源:陕视新闻 作者: 时间:2018-12-17
改革开放40年,“陕西科技力量”在全国成果赫赫。大型飞机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长征系列火箭发射,都离不开陕西的航空航天技术;大阅兵当中,神勇的军列展示里,陕西军工抓总研制或参与配套的多项重要装备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建成的超级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陕西多项科技成果功不可没。那么,实力雄厚的“陕西科技力量”是怎样炼成的呢?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不到1个月,陕西省科学大会召开,会议以“向科学进军”为主题,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原陕西天文台研究员 漆贯荣:“也不怕人家说你是臭老九了,也不怕人家说你是只红不专了,就是这种环境,一下子思想被禁锢、被压抑的这种状态,一下就解放了。” 1978年,陕西省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先后重新成立起来。科技人员的创造激情怎么才能激发出来,科研成果怎样才能转化为产业,造福于民,拉动经济发展呢?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 1991年,国务院批复了第一批26家国家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名列其中。 1999年6月,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要求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和属地化管理的部属科研院所,完成企业化转制。 2007年,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17家转制院所。设立子公司53家,其中注册资本上亿元的有4家,综合收入达22亿元。 2016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率先把陕西建成创新型省份。如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拆除围墙,开放办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中试、产业化”三位一体发展,“一院一所”创新模式,为全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竖立了标杆。 改革是在不断地探索突破中前进的,社会也是在不断地创新进步中发展的。如今,三秦大地科教潜能释放、创新活力迸发,陕西的发展格局在科技的助推下不断升级扩容,厚积薄发,陕西的脚下,一条特色鲜明的科教强省、创新发展之路雄心勃勃的向着前方,无限延伸。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