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头条 >

陕西地市两会召开文旅融合奏响最强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编辑 时间:2019-02-18

近日,陕西各地市两会陆续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各地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西安

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西安市人大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西安文旅市场去年至今大力实施“文化+”战略,精心策划文化品牌活动,与全国多个省份相比,“文旅融合”发展的西安旅游市场持续发力,实现了在旅游收入、接待人次两个维度上的增长。叫响了西安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口碑。

张燕建议应以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为核心,构建与国际旅游市场相适应的旅游产品谱系,创新发展一流的旅游产品。对传统旅游产业资源整合提升,打造西安时尚旅游产品。要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把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提供先进的旅游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一流的旅游服务。整顿好旅游市场和景区秩序,建成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更新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鼓励社会旅馆星级化。

西安市政协委员文静说,曲江新区“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七天假期接待1600万游客,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文静认为,“西安年·最中国”对促进西安文化复兴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活动充分地把握和挖掘了资源,让大家重新认识西安,审视西安。希望西安可以紧紧抓住这个超级IP释放的新势能,转化为新动能和新经济,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用文化遗产“更新”城市

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馆长张义认为,西安对唐文化的挖掘和发扬较为成功,但却未将汉文化根脉深挖。西安的城市文化推广及城市营销,不应重“唐”轻“汉”,“汉唐相融,才是大长安”。

西安最有条件和资源把汉文化节打造成一个“平台+内容”的文化节。展开汉文化主题的文化创新和活化。用汉文化造节,就是用文化遗产来“更新”城市。汉文化造节不是一个单纯性的文化活动,而是大西安的城市品牌营销和城市更新。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及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的配合、专业团队研究机构的参与。

抢抓机遇 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

西安市人大代表桂超认为,文化企业、博物馆、实体书店大量增加及“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极大提高了西安的城市美誉度,充分说明了西安的城市魅力在不断释放,西安的文旅市场前景可期。

但是,西安的文化产业不够强,其主要原因是定位和方向不准。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市场,玩具行业处于大力发展的初期,西安应抢抓发展机遇。建议瞄准工业化的文化产业项目,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放在西安,把文化产品卖向全世界,用工业化的产业管理思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议推出鼓励玩具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培养大型规模以上的玩具企业,助推西安追赶超越发展。

建议将《送你一个长安》作为“市歌”

政协委员刘飞提案,建议将薛保勤诗歌《送你一个长安》确定为西安市市歌。“目前,西安正处在加快‘一带一路’文化高地、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选定一首优秀歌曲作为西安市市歌,对宣传西安、反映西安人民精神面貌是非常必要的。”

铜川

依托古城打造耀州历史文化名城

说起耀州的文化,铜川市政协委员李旭江很是自豪:耀州区拥有217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形成了药王文化、养生文化、书画文化、耀瓷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及红色文化,绚丽多彩、内涵丰富、弥足珍贵。

如何进一步加快名城建设,掀起特色旅游盖头?李旭江建议,市区上下要从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举措,深化古城意识,把耀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纳入新、耀一体化的大盘子,同规划、同实施、同推进。同时,制定古城遗址及文化保护奖励制度,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古城遗址和文化资源保护审查监督制度,并出台地方文物捐献鼓励政策。此外,联动成立耀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建设专家委员会和民间文化社团组织扶持机制,对耀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纵深挖掘和整理。

宝鸡

用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要宣传好宝鸡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活起来,走出国门,可以将文创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这才是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宝鸡市政协委员、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传承人薛亚兵建议,加大对宝鸡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更好地“走出去”。“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尤其是一些日用品,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

汉中

建议出台陕南民歌专项扶持政策

汉中市人大代表、陕南民歌传承人彭光琴表示,目前陕南地区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民歌团体和机构,在深度传承弘扬地域传统民歌文化方面还急需成立专项,建议设立陕南民歌专项资金和出台扶持政策。

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组建多种形式的民歌创作团体,做好民歌的搜集、整理、改编、创作等工作,对现有原生态民歌进行符合新时代文化需求的深度拓展;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以民歌为主体的资料库、展览馆和宣传平台;挖掘培养优秀民歌人才,整合本土特色艺术形式,深度融合再传播,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链;大力开展民歌传承活动,加以广泛传承和普及。

下好文化旅游“一盘棋”

汉中市政协委员、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耀表示,将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强市”目标,用文化发展旅游,用旅游传播文化,下好汉中文化旅游“一盘棋”。尽快明晰2019年文化旅游工作思路及重点任务;创新举办油菜花节、第二届朱鹮国际论坛,精心策划全年系列重大文旅活动;抓好汉中通史馆的策划、布展工作,加快褒城组团国家度假区建设,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及迎检,提升《天汉长歌》演出水平并使之常态化,抓好汉中旅游商品暨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的布展、运营及管理,加快实施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

商洛

打好“避暑之都”这张牌

商洛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光照强调,要下大气力抓文化旅游,在积极打造精品景区的基础上,统筹推动洛河源、草链岭等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加快仓颉小镇、音乐小镇的深度开发,打好“避暑之都”这张牌,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

围绕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商洛市副市长赵晓东提出,应着重考虑景区品质的提升、各景区之间的联动和社会资本引入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创建工作步伐。

寒冰、林明代表建议,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包括旅游度假产业、健康休闲产业、营养保健产业、健康服务产业等,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健康商洛。

释慈光等委员提出,商洛因商山洛水得名,名山古刹较多,应该发挥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宗教文化的作用,推动商洛全域旅游发展。

王军委员提出,应不断完善“体育+”整体规划,努力将“体育+旅游”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赵亚龙委员希望,充分利用商洛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健康产业,延伸全市旅游产业链,使商洛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加强戏剧人才培养创作更多精品

商洛市政协委员张乾翰建议,要把汉字书法加入到中小学课堂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青少年一代正面临着严重的“书写危机”,汉字书写水平令人担忧。在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加入书法学习课,突出汉字书写在人文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很有必要。

南鹏、张渺等委员希望进一步加快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戏剧人才培养,重视剧本创作,尽快启动建设综合性文化标志性建筑,彰显商洛文化实力和魅力,争取创作出更多的精品戏剧走出商洛、走向全国。综合


编辑:职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