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看见美丽中国丨把断流之痛化作生态之美 母亲河生态蜕变向“绿”而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5-08-19

WeChat36aac5d6f6265f840de9485486868dd9.jp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从青藏雪域到渤海之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绵延五千多公里,滋养着神州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9省区,并在上中下游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的特别节目《看见美丽中国》,让我们一起顺着黄河水流经的方向,分别从上中下游看母亲河的蝶变。

4b9e9b957c49bc4442ebc6ba0334a513.jpeg

九曲黄河万里沙。

今年夏天,在小浪底水库上游的潼关水文站,光电测沙仪感知到了黄河水与沙的秘密:这里流过的每立方米黄河水中,泥沙含量从多年平均值27.5公斤减少到2024年的5.76公斤。

伴随着含沙量下降的,是黄河水量和水质的提升。

919f3aacb1afbd9530d87c5bc0e195ad.jpeg

到今年,黄河实现了连续26年不断流;黄河干流连续三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连续两年超过90%。

579ca5a2dd6380b22b33f35c5fda96a0.jpeg

然而这条孕育文明的母亲河,曾在上世纪末陷入生存危机——黄河频繁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最严重时,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在黄河下游宽阔的主河道里,河床全部裸露在外,有人在河道里走路,还有人在开车。

e267da1e20d74433628d0908acdd5421.jpeg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魏向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的基本特点,水资源短缺是最大矛盾,生态脆弱是黄河的最大问题。黄河保护治理的难点就是既要治水又要治沙。

如何守护黄河安澜?

答案是: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

源头区主攻生态保护、涵养水源。

上游地区突出防沙治沙。

中游地区重点抓好水土保持,提升水质。

下游地区推进河道滩区综合治理。

入海口三角洲加强湿地保护。

上游:突出防沙治沙 减少泥沙含量

在黄河上游的内蒙古,记者来到库布齐沙漠外缘,看流沙如何被“锁住”。

587aa3f82bfaa2ab2c20f548b7ff9b9c.jpeg

总台记者 许斌:这里是黄河“几字弯”南岸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景区。往西50公里就是古十大孔兑之一的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区。在蒙古语中,“孔兑”的意思是山洪沟,每年它裹挟着2700万吨泥沙进入到黄河之中。

7e8aadaf68b5b28934af351b674983b8.jpeg

内蒙古十大孔兑曾是风沙入黄淤堵河道的生态脆弱区,两岸沙丘裸露、植被稀少。

defce085212084d54bd6f97a05992042.jpeg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正高级工程师 王双喜:我们要把孔兑两侧的沙子固定下来,减少泥沙入河,把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保护我们的孔兑,也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4f0b0c07c30ae7bbcf5a472f5c48f32f.jpeg

黄河治沙还面临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砒砂岩。岩体上几乎寸草不生,遇风碎为沙,遇水即化为泥,被称作“地球环境癌症”。砒砂岩在黄河上游形成的粗泥沙,会造成下游河道淤积。

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砒砂岩裸露区,当地通过种植樟子松、沙棘形成防冲林,在平缓的坡地修梯田、种果树。截至目前,准格尔旗已有超六成的砒砂岩土地得到治理。

ef68dbff7f0400ed41a75d37b11abaef.jpeg

绿进,沙退。

近年来,黄河上游地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草方格沙障固土养水、锁边林带阻沙入河,5万多座淤地坝累计拦沙74亿吨。

中游:抓好水土保持 提升黄河水质

继续顺流而下,来到黄河中游的山西段,记者在这里见证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1309d454bb5ea298ad12a8249807bf07.jpeg

总台记者 宋文植: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黄河之水来自四面八方的汇聚。我现在就在山西万荣县的汾河黄河交汇处,在这里带您看一泓清水入黄河。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水一度污染严重,直接影响黄河水质。

21f3e13a8d63dc81bbdfa92be52f0f54.jpeg

为了让汾河水变清,汾河流域大力提升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严格处理城镇乡村生活污水。在沿岸城市,这样的大型污水处理站连点成面;在乡村,微型生态花园对沿岸农村生活污水反复净化。

18432fc590f437c4838d61636bdce5a5.jpeg

如今,汾河太原段的天然河道上建起了世界级的皮划艇比赛训练场地。沿岸打造起生态湿地公园。到2024年年底,汾河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有力保障了入黄水质达标。

下游:综合治理烂河滩 如今绿意盎然

来到黄河下游,河道滩区治理是黄河生态修复的一大重点。在河南新乡,记者看见了昔日烂河滩的生态蝶变。

5c29fa2230bfd28d512b2fe3b194d37a.jpeg

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河南新乡黄河滩区一处万亩水蜜桃园,这里距离黄河的位置还不到一公里。看着眼前这一片郁郁葱葱,如果不说您可能想象不到,就在20年前,这里还是遍地砖瓦房,黄沙满天飞的景象。

过去,黄河滩区土壤贫瘠,沙化严重,当地百姓不仅面临洪水威胁,还承受着大量污染企业违规排污的痛苦。

9837627920a4e42eb410a4bbdabba9d6.jpeg

2014年,河南省启动黄河滩区大规模迁建,对地势低洼、险情突出的群众整村外迁安置;依法严惩违规排污企业;关停黏土砖瓦窑厂上千座。曾经的烂河滩,如今绿意盎然,瓜果飘香。

入海口:加强湿地保护 改善生态系统

黄河水一路向东,在即将汇入大海之前,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馈赠。

4b5ce9f30a1a8fdc2cff6b0f070a1017.jpeg

总台记者 李栋:我现在是在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这里就是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终点。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黄河与渤海交汇处正呈现出独特的黄蓝交汇的自然景观,如同巨大的“鸳鸯火锅”。就在投入大海怀抱前的最后一程,黄河将携带的泥沙沉淀在这里,打造出一片生命摇篮——黄河三角洲。

0a72accad6c93a6900ad21dccbea9fe6.jpeg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防线。得益于中游小浪底水库20多年来的持续调水调沙,充盈了下游的淡水供给,再加上当地通过疏通水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改善,黄河三角洲的生命力一天一天地恢复了。

c1e76c0a0fe8670f15bfe8761eaea2cf.jpeg

全流域:上下游贯通一条 共同抓好大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雪域高原到渤海之滨,黄河保护不再是各省区“各自为战”,而是全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

“三北”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标志性战役深入实施。

90609493b74040a4add5ed4c57974604.jpeg

三江源、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快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从顶层设计到各地发力,共护黄河安澜。

ac94f3fe4ee8e22ebc9183aa765f4deb.jpeg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研究院副总工 李荣容:把统一调度纳入《黄河保护法》,开创了我国大江大河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的先河,彻底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的局面,为世界大江大河治理提供了中国案例。

e19b0210a9c24b1e96d7bdb22fc7f6ff.jpeg

九曲黄河,活力涌动。

当昔日断流之痛、污染之殇,

化作今日生态之美、百姓之富,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正以全新的姿态,

生生不息,奔涌向前。


编辑:林夕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