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视界·任仲平文章解读丨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25-04-04
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需要锤炼过硬作风,为基层减负赋能,砥砺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指尖”上的负担,一个形式主义的顽疾。 “清理了功能重合的APP,整合了工作群,减少了考核留痕,‘指尖’上的负担轻了,干劲足了,入户走访多了,居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甘肃金塔县,一名村干部深有感触。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2015年,全面督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解决乱摊派、评比考核过多等基层负担过重问题”成为一个主要内容; 2018年,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要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019年,“基层减负年”,中央层面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 2020年,印发通知要求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2024年,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 从2023年底以来,中央层面已公开通报7批20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 持续为基层减负,就是要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抓落实。 六尺巷,可观照新时代党员干部创造性干事的新作为。 2024年10月,安徽桐城。 “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决定了不能成为“诉讼大国”。如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民内部矛盾,用调解的办法解决。 桐城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创新提炼“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法工作报告专门提出“推广安徽‘六尺巷’等调解工作法”。 面对诸多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面对“四个之问”提出的新考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能找到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回首来路,“没有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就不可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 眺望前方,“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循着历史和实践的脉络,写好新时代以来作风建设的实践续篇,共谱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我们党定能永葆生机活力,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八项规定催发更深层次的化学反应,以中国共产党之治引领中国之治,我们必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编辑:北月上一篇:【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共植新绿 建设美丽中国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